亚里士多德主义

作品数:101被引量:1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义天吴增定赖玉英董修元梅谦立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茱莉亚·安娜斯的美德发展理论
《伦理学研究》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许一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性危机背景下的美德伦理复兴与全球伦理重建研究”(24&ZD225)的阶段性成果。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是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主流形态,而安娜斯的美德发展理论则是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一种新进路。基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伦理立场,安娜斯拓展并深化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与技艺的类比,揭示了美德的发展...
关键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美德发展 实践智慧 幸福 
质形论的复兴与当代心灵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142-159,202,203,共20页程炜 
质形论是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哲学的发展,成为中世纪最具统治力的哲学理论之一。然而,伴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这一理论逐渐被“打入冷宫”,甚至直到20世纪末,对于它的关注也以历史研究为主导,如哲学史或思...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质形论 心灵哲学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优先性:为罗尔斯辩护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5期102-113,共12页唐鹏远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优先性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一个疑难问题。罗尔斯既没有在原初状态的推理中为之提出证明,后续也没有进行充足的论证,反而在其后期著作中表示出对这一主张的迟疑态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澄清优先性的性质,也需...
关键词:公平的机会平等 优先性 自我实现 亚里士多德主义原则 社会联合 
亚当·博登斯坦对亚里士多德主义本原学说的批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高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赫尔墨斯文集》译注及研究”(19CZX011),科研团队: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丝绸之路科技文明交流研究创新团队”。
亚当·博登斯坦是16世纪早期帕拉塞尔苏斯主义者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博登斯坦继承了帕拉塞尔苏斯基于炼金术研究与实践而对古代哲学与医学作出的批评,在他编辑出版的帕拉塞尔苏斯著作《论长生》(1562)的长篇献词中,他对亚里士多德主...
关键词:亚当·博登斯坦 亚里士多德 帕拉塞尔苏斯 本原 
克劳斯·君特道德规范应用理论的争议与评议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3期111-121,共11页任祥伟 曹小丽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商谈伦理学的道德应用路径研究”(23ZXC006)的阶段性成果。
商谈伦理学不只靠“普遍化原则”(由哈贝马斯提出)证成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还依据“合适性原则”(由君特提出)保障道德规范的现实应用,从而指导我们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道德规范来运用。克劳斯·君特十分重视道德规范的应...
关键词:克劳斯·君特 亚里士多德主义 道德规范 具体情境 典型情境 
从亚里士多德主义到伽利略和笛卡尔的运动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47-48,共2页刘鹏 
运动有两大要素:大小与方向。运动大小相关的问题,如运动的量化、运动的测量、运动的守恒定律等,早已成为近代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然而,运动方向由于其隐蔽性,未受到科学史学界的足够关注。背景学说中的运动方向:亚里士多德主义。
关键词:守恒定律 运动学 伽利略 笛卡尔 隐蔽性 近代科学史 
走出现代性道德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跨时空对话
《齐鲁学刊》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黄学胜 常子龙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伦理思想研究”(GD24CMK12);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SZ212014)。
在马克思主义与以麦金泰尔为代表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以利奥塔、鲍曼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伦理学之间展开思想对话,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他们共同面对的都是现代性道德及其后果,但由于立场、对时代的判断和各自认...
关键词:现代性道德 马克思主义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后现代主义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主义与中世纪欧洲机械技艺思想的流变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胡小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心灵与技艺:中世纪机械技艺与认识论研究”(22FZXB075)。
亚里士多德对技艺的贬低态度代表了西方古典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主流哲学观点。经过阿拉伯思想浸润与杂糅的亚里士多德著作随着12世纪大翻译运动进入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思想家获得了一种评价机械技艺的范本,并对机械技艺的知识分类及其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主义 机械技艺 中世纪 基尔沃比 维克多的于格 
“运动方向”的普遍化——从亚里士多德主义到伽利略和笛卡尔的运动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刘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牛顿科学方法论文献编译及研究”(20BZX036)。
大小与方向是衡量运动的两个基本要素,传统科学史研究多关注运动大小,而忽视运动方向观念的演变。在近代早期的运动学中,运动方向经历了普遍化过程,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伽利略与笛卡尔。若以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为线索,可发现:运动方向在亚...
关键词:运动方向 运动学 亚里士多德主义 笛卡尔 伽利略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克道尔和胡塞尔的一项共同母题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30-152,共23页刘畅 
1.导论亚里士多德并不是麦克道尔与胡塞尔两人思想的最重要标签,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某种“亚里士多德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两人的理论内容与亚里士多德毫无干系。而是意味着,两人与亚里士多德的关联需要得到更为系统的处理...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主义 现象学方法 知觉理论 胡塞尔 麦克道尔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人的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