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心学

作品数:29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立舟李增杰陈少明王新春李振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中国文化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亲证本真性:象山心学的精神血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詹世友 
陆象山“心本论”主张以主观的心来容摄客观精神——理,从而在本体层面上发明本心(即心之本真),他认为,“气禀”“溺于物欲”和“溺于意见”都会造成对本心的遮蔽(其中“溺于意见”所造成的遮蔽最难清除),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非本真的生活...
关键词:象山心学 本心 心之本真 
象山心学的“情理结构”
《中国美学》2022年第2期67-77,共11页李增杰 
陆学内部存在一个极具张力的“情理结构”,这一架构总体呈现“情”“理”结合、以“理”驭“情”、“理”主“情”辅的思维态势,“情理交融”与“情理对峙”的两难困局一并存于陆子心学。象山之后,人性内部的“情理结构”发生变化,从中...
关键词:象山心学 情理结构    
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论象山心学视阈下中国文学外译的“知本”观被引量:2
《当代外语研究》2022年第6期126-132,共7页杨镇源 
中国文学外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中国译者与外国读者之间的认知隔阂。对此,象山心学的“知本”说体现出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译者通常存在认知弊病,即局限于作为片面性阐释结果的文本意义,难以兼容其他理解方式,因而陷入“我注六经”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外译 知本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认知共鸣 
象山心学教育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3期56-59,共4页陈国华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博大精深,把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如何把象山心学教育思想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陆九渊 心学教育思想 高中历史教学 运用 
象山心学中本心与认知格局的关系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7-29,共13页何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项目批准号: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陆象山四至十三岁形成的认知格局构成了象山心学的稳定结构,贯彻于他的思想始终。这个格局由相关的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心与宇宙的关系,表征为命题"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另一个是心与事的关系,表征为命题"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
关键词:象山心学 格局 宇宙   
钱时的道统论与浙江心学
《浙江学刊》2018年第5期156-164,共9页刘玉敏 
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濂哲学与浙东学术研究"(15BZX049);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资助
南宋思想家钱时重新规定了圣人之"道",即"本心本圣,无体无方,虚明变化,无非妙用",并以之为标准勾勒了一个心学的道统。在这个体系中,他绝口不提孟子和陆九渊,而以乃师杨简为道统的继承人。这一道统观迥异诸儒,却反映了浙江心学发展的特...
关键词:钱时 道统 浙江心学 象山心学 
刘海章教授学术研究综述
《荆楚学刊》2018年第3期5-10,共6页黄俊杰 
刘海章先生是原荆门大学(荆楚理工学院前身)教授,荆门市社会科学界一位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在语言学、陆九渊心学、郭店楚简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以1996年为界,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汉语、荆门方言等语言学范围内,与教学...
关键词:刘海章 涂宗流 语言学 荆门方言 郭店楚简 象山心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心学的审美意蕴
《美育学刊》2018年第2期96-102,共7页李增杰 
陆子心学的架构之中隐藏着一个心物融贯的意义世界,其创发的整个过程主要借助由"心"及"物"与由"物"返"心"两个环节。正是在心物融通的过程之中,陆氏心学之己物圆通的天人关系的美学旨趣得以展露。陆子美学所论之"美"并不同于西方美学的...
关键词:由“心”及“物” 由“物”返“心” 意义世界 主体间性 宇宙大美 
论陆象山的“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人文论丛》2017年第2期93-102,共10页肖雄 
在现代语境中,我们将如何理解陆象山的'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所包含的诠释学意涵呢?或者说,我们将对其进行怎样的诠释学衡定?对此,学界已有不少讨论。彭启福以'实践论诠释学''心学诠释学'来概括象山的诠释观,强调了理解目标即...
关键词:陆象山 象山心学 工夫论 
主体性的萌动——象山心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发挥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11-115,共5页李增杰 
象山心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发挥的促进作用内含地潜隐着"美的现代生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的重大论题,而这一议题又是在变相地追问"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意识的历史转换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或"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渐然过渡的鲜明征...
关键词:主体性 象山心学 中国古典美学 现代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