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意

作品数:261被引量:2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丽蓉王先胜杨现钦王增斌汪俊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奇观”到“景观”: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意涵的流变视角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56-64,共9页胡智锋 宋洪非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批准号:23ZD06)子课题三“国家战略性影像的艺术表达与创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科幻类型电影代表了某种“后人类图鉴”的感性预演与呈现,天然附带着想象性、猎奇性等特征。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以其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生理机能,同时给予受众极大新鲜感与新奇感的优势为基点,成为电影学“文化景观”...
关键词:人文景观 人工智能形象 科幻电影 技术奇观 
"言象意道"于民国商业海报视觉分析的适用性探讨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24期56-58,共3页蔡东雯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社会产生思想大变革成就了中国平面设计的跨越式发展."言象意道"模式是一种用于分析现代广告、媒体行业等流行元素的东方符号学理论模式.文章以民国时期的茶庄海报为例,试用"言象意道"模式分析民国商业海报及...
关键词:"言象意道" 民国海报 民国茶庄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与王弼“言象意”对艺术本质的存在性诠释
《闽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冯琪琪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1Y009)。
在中西方比较视域下,围绕海德格尔关于艺术作品本质和王弼关于“言象意”关系的思考,比较“澄明”与“意”,“去蔽”与“得意忘象”等命题的关系,得以更清晰地探明两者在美学思想上的共融之处。由此,以存在论的视角对艺术作品的本质进...
关键词:海德格尔 王弼 “言象意” 艺术本质 存在主义 
须弥华藏:莫高窟隋初第302、303窟中心柱形象意涵新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4期152-160,I0003,共10页张鹏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
关键词:莫高窟第302、第303窟 中心柱形象 须弥山 华藏世界 华严宗 
论王弼对汉易的两大批判及玄学提升——基于“象”“意”关系的视角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22-26,共5页卜章敏 
王弼实现了治易重心由象数到义理的转向,成为义理派易学的开创者。以“意”为重心的研易理路,彻底打破了两汉易学家治易重师法、家法的传统,批判了谶纬神学扭曲经义的学术现实。王弼基于两汉象数易学理论,对成卦之义作了抽象。王弼将汉...
关键词:经义 批判 情伪 本体 
论古典诗歌教学中创造性质疑活动的激发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7期75-77,共3页刘吉英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引发课堂生本深度对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关键。文章倡导在古诗教学中巧用比较法激发“品常字、观象意、探本心”的创造性质疑活动,以期有效唤醒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让深度学习真...
关键词:古典诗歌 比较法质疑 品常字 观象意 探本心 
文学理论中的“言象意”等级关系重审——兼论符号学视域中的“言”与“象”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49-66,共18页于秋漪 
经学传统中“言象意”之“意”代表具有超越性的圣人之意,因而获得了天然的优势地位,“言”“象”作为达意的工具,与天意之间存在重要性的区隔。在文学理论中,“意”体现出了更多的个性情感内涵,与“言”“象”共同完成言说者的情感表...
关键词:言象意 等级关系 符号学 语图理论 
论唐宋诗文中的疏广、疏受形象
《荆楚学刊》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武雅欣 
西汉疏广、疏受简称“二疏”,他们作为功成身退的代表之一,其典型意义与范式价值在唐宋诗文中多有展现。在题咏方式上,唐宋诗文中的“二疏”往往单提与并提互存,且出现“二疏”与“四皓”、陶渊明等人的固定组合。“二疏”在唐宋诗文中...
关键词:“二疏” 唐宋诗文 题咏方式 形象意蕴 题咏原因 
寻言·观象·达意——古诗词“言”“象”“意”鉴赏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15期68-70,共3页陈海晶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要对古诗词内涵、情感、意象、情境等元素展开深度发掘,"寻其言—观其象—达其意",是一个完整的鉴赏过程.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教学    
艺术语言:关于书法的审美与传播被引量:1
《书法》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王宏伟 
有论者说,书法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也是最难理解的艺术。言其容易普及,是因为在当代中国汉字基本人人能够识读书写,书法的普及有着先天优势;言其最难理解,一则汉字发展到今天,其本身是由抽象的符号组成的,书法的艺术表现要以这些抽象的...
关键词:结字 抽象意味 汉字发展 先天优势 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