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间偃麦草

作品数:32被引量:14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刚高居荣鲍印广李兴锋李文才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被引量:2
《作物学报》2022年第2期511-517,共7页陶军 兰秀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243)资助。
中间偃麦草是小麦遗传改良的有用资源,育成了大量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代换系及部分双二倍体。中4是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很方便与普通小麦杂交并被广泛用于小麦的遗传改良。014-459是中4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具有一些特殊...
关键词:GISH FISH 代换系 拟鹅冠草 细胞遗传学 
抗条锈病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7St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10期1189-1196,共8页于军伟 王斯文 姚广平 赵继新 陈春环 吉万全 王长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10200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NY04-06)。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携带很多优异基因,是小麦重要的三级基因库。为了将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导入小麦,以普通小麦品种阿勃的缺体系为母本,以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远中4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普通小麦-中...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异 二体异附加系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分析 条锈病抗性 
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年第4期984-990,共7页罗小军 乔麟轶 李欣 李光蓉 郭慧娟 阎晓涛 张树伟 常利芳 闫金龙 畅志坚 张晓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2004);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03D221018-5,201703D211007,201803D42102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项目(YGG17123,YCX2018D2YS01);山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平台(201605D151002)。
将近缘植物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是改良小麦抗病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其外源染色体进行准确鉴定能够提高外源基因的选择与利用效率。本研究分别利用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菌生理小种接种、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代换系 染色体 STS 分子标记 
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CH188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2020年第3期317-320,共4页罗小军 乔麟轶 李欣 郭慧娟 阎晓涛 张树伟 常利芳 闫金龙 畅志坚 张晓军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03D211007,201803D221018-5,201803D421020);山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平台(201605D151002)。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CH188进行农艺性状、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以确定其优良农艺性状及导入小麦基因组中的外源染色体。结果表明,CH188平均穗长14.60 cm,株高70.60 cm,小穗数...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代换系 细胞学 分子标记 
小麦-中间偃麦草蓝粒代换系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19年第10期1154-1164,共11页叶晓斌 卫波 范仁春 张相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102);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PCCE-TD-2012-01)
小麦的蓝粒性状可作为表型标记用于小麦育种和遗传学研究,来自中间偃麦草的蓝粒种质材料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八倍体小偃麦中5 (2n=8x=56, AABBDDXX)与中国春缺-四体系列材料杂交,在中5×N4BT4A和中5×N7BT7D杂交组合后代中获得了两...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蓝粒代换系 染色体组成 分子标记 
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及其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鉴定研究被引量:1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279-285,296,共8页杨园 聂林曼 付体华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ZA0017)
【目的】对一个新合成的小麦-中间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12-1179的染色体组成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对条锈及白粉病的抗病能力。【方法】采用GISH和FISH等细胞学技术鉴定12-1179的染色体结构,通过田间接种试验考察其抗病性。【结果】染色体...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部分双二倍体 条锈病 白粉病 
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被引量:2
《种子》2016年第10期6-9,共4页王艳丽 王伟 陈天青 隋建枢 何庆才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经费资助(编号:CARS-2-43)
小麦近缘物种中蕴藏着许多优良基因,创制三属杂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对4个F6代株系采用农艺性状调查、PMC染色体配对观察、GISH和SDS-PAGE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4个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K-13-649-3、K-13-663-2在细胞遗传...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华山新麦草 基因组原位杂交 易位系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锈易位系中梁27的鉴定及分析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第11期1489-1493,共5页李爱博 李金荷 宋建荣 王化俊 张耀辉 尚勋武 曹世勤 李葆春 
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GNSW2009-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03RJZA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362);甘肃省教育厅导师研究计划项目;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专项(GNSW2011-14)
利用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中4杂交,获得小麦品种中梁27。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中梁27具有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明确中梁27抗病新基因的来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在A基因组有两个易位片...
关键词: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条锈病 易位系 
抗白粉病耐盐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山农120211’的鉴定被引量:6
《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第9期1757-1763,共7页徐林涛 马莹雪 张超 吴瑕 亓晓蕾 何方 鲍印广 王洪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0103)
以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与普通小麦‘烟农15’杂交,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一个细胞学稳定的二体异附加系‘山农120211’,该研究对其细胞学和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山农120211’成株期...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抗白粉病 耐盐性 GISH SSR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第7期841-845,共5页詹海仙 畅志坚 李光蓉 贾举庆 郭慧娟 张晓军 李欣 乔麟轶 杨足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71839);山西省留学基金项目(No.2012-102);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No.2012081006-2)
小麦品系CH5383是源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的兼抗多种小麦病害的新种质。为明确其抗性来源和外源DNA片段的渗入位置,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CH5383进行分析,GISH分析未发现外源信号,FISH结果观...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渗入系 原位杂交 PLUG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