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

作品数:2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峰肖涛赵新民杨顺仪陈笑丽更多>>
相关机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当代文坛》《社会科学家》《现代企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鉴赏短评化背景下再度创作示例谈——以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散文阅读题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5期80-82,共3页李旭山 
鉴赏是体会真情与意趣,完成共鸣、发现与再度创作,并用整体的修辞追求与逻辑布阵来完成。高考文学鉴赏短评题型预示了命题趋势,其目的是让鉴赏真正回到考试中来,其影响是确立学生的鉴赏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应形成反映学理、体现思维...
关键词:鉴赏 短评化 再创作 
关于“干脆将其读作散文”的理性思考——兼论《给儿子》一文的文体归属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3年第31期76-79,共4页刘相山 张悦群 
笔者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主编的《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一书就新高考Ⅰ卷中《给儿子》一文的文体,所作的“干脆将其读作散文”的解说进行了理性思考。首先,笔者认为把《给儿子》仍然看作小说的理由并不充分;其次,把《给儿子》...
关键词:《给儿子》 命题规律 小说散文 共有属性 特有属性 本质属性 
文心如花意万重——陈才生《自在文录》(小说散文卷)序
《殷都学刊》2022年第1期121-124,共4页唐兴顺 
陈才生是大学里的教授,讲授写作和美学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他的学生很多很多,在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一些城市,说不准哪个社会岗位上就会有一个他教过的学生,特别是在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古城安阳,他的学生就更多。这几年我参加一些不...
关键词:文心 散文 太行山 
2018年高考小说散文“效果作用题”解析与走势
《语文月刊》2018年第9期76-79,共4页杨顺仪 
现代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的重头戏,也是命题人热衷看好的试验田。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关键词:散文 小说 高考 解析 文本阅读 文学作品 表现手法 文学体裁 
王蓬小说散文精选集出版
《现代企业》2017年第5期77-77,共1页夏明勤 
本刊讯著名作家王蓬的《油菜花开的夜晚:王蓬小说精选》《汉中女子:王蓬散文精选》日前由西安出版社隆重推出,已在全国各地书店亮相。王蓬是陕西文学界代表性作家之一,2011年,国家为科技人员评定职级,王蓬获国家一级作家二级岗位...
关键词:出版社 王蓬 散文 小说 选集 著名作家 科技人员 两院院士 
2017年文学类(小说散文)备考策略
《广东教育(高中版)》2017年第3期9-16,共8页袁其顺 
根据2017年高考考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考,从历年的选考来看,全国卷始终把小说和人物传记作为选考点。选考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小说与人物传记的考查点是相同的,以便考生选做的时候,分值能够大体相当,取得平衡。
关键词:文学类 选考 人物传记 现代文阅读 《祝福》 永明 人生悲剧 参考答案 全国卷 艺术特色 
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小说散文创作概述
《牡丹》2016年第12X期91-93,共3页板永明 
当代傣族小说和散文创作,是傣族文学发展历程中可喜的成绩,这是傣族文学史上对传统文学的体裁样式、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些小说和散文作品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散文作品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用教材中的小说散文来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8期146-147,共2页陈宗林 
用好教材中的小说散文,在选材、写法、语言、结构方面借鉴、参考,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初三语文总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有的地区中考现代文阅读只是考课外的,这样有的语文老师在这个阶段只是侧重复习教材中大纲要求必背的古诗文...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 现代文阅读 复习阶段 古诗文 初三学生 作文训练 羚羊木雕 语言美 回过头 最后一课 
张爱玲小说散文风格差异原因分析被引量:1
《才智》2010年第9期150-150,共1页肖涛 
小说与散文是占据张爱玲文学创作的两大主要部分,然而其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散文的"平淡自然"的文学风格却大相径庭,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则是由于那个独特的时代,特殊的家庭和另类的张爱玲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苍凉阴郁 平淡自然 风格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苏联解体后中国新时期小说散文在俄罗斯的传播状况被引量:10
《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129-137,共9页A.A.罗季奥诺夫 
中国与俄罗斯直接的文化交往已有300多年历史,其间20世纪是中俄文学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学的了解远远超过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学的认识,而且20世纪上半叶这种失衡有过客观的历史原因。在中苏关系...
关键词:中国文学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人 新时期小说 传播 散文 文学交流 俄罗斯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