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比喻

作品数:40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芸强以华古艳芳赵卫国邵晗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海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前哨》《许昌学院学报》《中外企业家》《南方电视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理与教化--通过海德格尔理解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43-348,共6页陈高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DUT21RW201).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比喻之一,自出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人们的阐发并由此被给予了极其不同的解释;然而,就算是名为教育哲学的解释,也未能揭示paideia(教化)这一现象的源始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教育哲学所涉及的...
关键词:paideia 洞穴比喻 柏拉图 海德格尔 aletheia 
不是灌,而是转
《师道(人文)》2022年第1期1-1,共1页郭初阳 
《人之初》的“理性”一课里选了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我试着用作初一的教材,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他们乐于把场景复原:洞穴后壁、囚徒、矮墙、背后高处的火光、执物而行的人、各种器物的投影……他们也会特别留意到那个解除了禁锢而逃...
关键词:洞穴比喻 不可忽略 场景复原 柏拉图 阳光 
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深度解读被引量:4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38-443,共6页强以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编号:15X009).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所比喻的是他的理念论和理想国,或曰,比喻的是他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国。贯穿于洞穴比喻中的非洞穴世界和洞穴世界、理念论中的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理想国中的理想国度和非理想国度的中心线索是真与善以及假与恶的统...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比喻 理念论 理想国 求真 求善 认识论 价值观 启蒙 
从柏拉图到斯皮尔伯格——VR的前世与今生
《出版人》2019年第12期70-71,共2页金馆长 
要问如今最热的技术有哪些,VR(虚拟现实)必须拥有姓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VR相关应用已经从云端“飘落”,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等待着尝鲜者们的审视与检验。但事实上,人类在科技领域的挺进,其创意最早都是从文学或者影视作...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 洞穴比喻 古希腊时代 斯皮尔伯格 VR 理念论 柏拉图 影视作品 
走出洞穴 接受“光”
《东西南北》2019年第15期91-91,89,共2页于凤玲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具有深远的影响。囚徒走出洞穴,越过种种困难得到理念的知识,而又回到洞穴中,通过训练学习,想起了存在的知识,即理念世界。只有走出来的囚徒,并且愿意活在光中的人是幸福的。
关键词:洞穴比喻  灵魂转向 
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三题被引量:3
《理论导刊》2019年第5期56-60,共5页陈磊 
吉林省高教学会2018年度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JGJX2018D153);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新时代吉林省高校‘青马工程’模式创新研究"(GH18022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该比喻对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诸原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把人从各种错误偏见中解放出来而见到真理光明的教...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洞穴比喻” 思想政治教育学 
从无蔽到正确性——海德格尔论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真之本质的转变被引量:1
《科学.经济.社会》2018年第4期33-39,共7页马飞 
在海德格尔无蔽之思的道路上,对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真理学说"的解释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读出了真之本质从无蔽到正确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涉及到此在的位置的变化,而且决定性地牵涉到历史性的人与存在的...
关键词: 无蔽 正确性 
从海德格尔的“洞穴比喻”阐释谈阿来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以《尘埃落定》《空山》为例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第11期30-31,共2页陈彩琴 
阿来在其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里塑造了一系列孤独者形象,而这些孤独者又似乎与海德格尔在解释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自由人有某些相似之处。本文尝试通过海德格尔的洞穴比喻解释这一角度来谈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与《空山》的孤独者形...
关键词:海德格尔 洞穴比喻 《尘埃落定》 《空山》 孤独者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双重价值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那晴 
柏拉图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孔子,他提出的形而上学理论开创了西方哲学理论的先河。他的众多理念被人们熟知,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是柏拉图一系列理论的精华和总结,它用生动形象的描写阐述了理念论的概况,这一...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隐喻 双重价值 
无知之知——从《苏格拉底的申辩》谈起
《电视指南》2017年第24期182-183,共2页吴嵩阳 
'自知其无知'是哲人苏格拉底一生哲学探索与实践的起点,本文以《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为文本依据,对'无知之知'的内容与意涵进行阐释,进而联系现代社会的现实境况,指出清晰的自我认识、理性的思辨精神对解决当下浮躁虚妄等时代问题的重要...
关键词:无知之知 当今社会 洞穴比喻 理性与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