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假说

作品数:342被引量:2426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叶周小亮曹乾郑江淮孙志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两个理论假说与现实价值
《江淮论坛》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刘志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理与突破路径研究”(22&ZD094)。
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带有中国本土知识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两者耦合形成两个理论假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赋能耦合假说”重点突出创新链赋能既有产业链,着重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衍生耦合假说...
关键词:创新链 产业链 赋能耦合 衍生耦合 技术创新 
从四种理论假说辨析日本经济“失去”的真相
《中国外汇》2024年第15期73-75,共3页汪川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主要原因来自于一系列宏观调控失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陷入多重目标之间的冲突。2010年之后日本经济反而在发达国家中处于相对较好水平。
关键词:多重目标 理论假说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失去的十年 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 日本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就业效应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123-124,共2页卢允之 董志强 杨海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扩大国有企业岗位和用工,是稳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10余年间,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革,这些改革是否与就业优先政策兼容值得研究和评估。一,政策背景与理论假说。薪酬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1+N”体系中重...
关键词:国有企业 就业效应 收入分配秩序 就业优先 国企改革 薪酬制度改革 理论假说 薪酬改革 
数字金融促进地方增值税增收: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地方财政研究》2024年第4期75-85,共11页陈海龙 段卓 李宛凇 
本文在数字金融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影响机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我国31个省份2011年—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从区域人均产出水平和非农产业规模等角度考察数字金融对地方增值税收入增长贡献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数字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金融 增值税 税收治理 数字经济 门槛效应 
中国南北经济发展分化了吗——基于地级城市生产率的证据被引量: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04-117,共14页陈容 张杰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突破路径与对策”(2022M71344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创新引致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22YBA094)。
中国南北板块是否存在经济发展分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且具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从中国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研究发现,中国南北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距,并且从2012年左右差距逐步扩大,为中国南北板块经济发展分化现象提供...
关键词:中国南北经济发展分化 政府干预行为理论假说 要素市场扭曲效应 
均衡城市化理论假说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2期66-75,共10页党国英 
均衡城市化是指生产要素及政府公共资源在满足经济效率与社会平等要求基础上的空间配置合理化过程,特别是指人口在城、镇与乡之间布局的合理化过程。以往把人口布局划分为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空间资源配置理论忽视了市镇与人口半稠密区的发...
关键词:均衡城市化 城乡融合发展 建制镇建设 农户兼业 
金融发展降低了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吗--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1
《经济学家》2022年第10期33-43,共11页邵宇佳 王光 卫平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青年招标课题“国有企业及补贴的国际规则研究”(20210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21FJLB001)。
本文从金融视角研究地区金融发展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试图在金融领域探寻一条缓解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解决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即随着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该地区会显著削弱与其他地区的市场分割程...
关键词:金融发展 市场分割 双循环 理论假说 经验检验 
新结构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假说和研究方向探求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92-99,共8页罗昌瀚 赵秋运 李致远 张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研究”(18BJL120);中国博士后一等基金“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与中等收入陷阱:新结构经济学视角”(2018M630001)。
新结构经济学是对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成败经验的总结,试图对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转型与运行现象提供一个系统性解释。它是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从要素禀赋结构这一基本的外生变量出发来研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及...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结构制度经济学 制度结构 
人工智能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吗——理论假说与省级证据被引量:8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14,共14页刘红英 朱琪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经济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GD20CYJ22);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省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20GXJK136);韶关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新贸易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广东省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机理和路径研究”(SZ2019SK01)。
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偏向性视角,理论诠释了人工智能的数据偏向、资本偏向和技能偏向性对行业之间、要素之间和异质性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有利于缩小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但会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并...
关键词:人工智能 收入差距 劳动收入份额 技能溢价 劳动生产率 
从竞争到互补:区域技术结构变迁的测度与理论假说
《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2年第5期5-18,共14页郑江淮 陈喆 孙志燕 冉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机制设计路径选择”(项目编号:18ZDA077);2020年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招标重大项目“长三角区域世界级产业集聚培育和协调发展”(项目编号:CYD-2020019)的资助。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本文试图从地区间技术结构来揭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性特征及其发生、演变机制。通过构造区域技术互补和竞争指数,发现地区间技术互补呈现持续上升...
关键词:创新驱动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技术互补 区域技术竞争 技术发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