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疫菌

作品数:26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克荣朱天辉陆家云全勇周淑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自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果树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菌的传播本领
《大自然》2019年第3期44-47,共4页黄满荣 张谦 
真菌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扩张地盘时采取的方法非常有特色。生活在水中的杆孢菌可以随波漂流;大气中约有5 000万吨的真菌孢子飘浮着,进行着或远或近的旅行;栗疫菌的分生孢子外面有一层黏液,很容易粘在鸟或其他动物身上被带往别处;生长在...
关键词:孢子囊 子实体 酵母菌 栗疫菌 
栗疫菌Cfcc82606菌株非蛋白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2016年第3期42-48,共7页汤兴宇 宋晓斌 张丹 
“北方经济林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804)资助
为了探索板栗疫病的致病机制,将具有致病力的栗疫菌菌株Cfcc82606(Endothia parasitica)的滤液,采用甲醇沉淀和离心得到蛋白和非蛋白类部分,经透析袋以及致病活性检测,该毒素为非蛋白类小分子毒素。对非蛋白类进行不同温度、不同pH值、...
关键词:栗疫菌 毒素 基本性质 致病活性 寄主专化性 
基于序列特异扩增区域标记的栗疫菌巢式PCR检测技术被引量: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麻文建 郑磊 张静 刘洋 朱天辉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00329701)
为建立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来源地的栗疫菌和其他真菌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栗疫菌的RAPD特异片段SCQ494。将特异RAPD片...
关键词:栗疫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序列特异扩增区域 巢式PCR 分子检测 
栗疫菌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比较及野生栗栗疫菌交配型的分子检测被引量:2
《林业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604-611,共8页潘琪 张国珍 贺伟 费松林 陈余朝 张海旺 
美国板栗协会部分资助(TACF2009-13)
在北京周边县区、湖北大老岭山区以及陕西安康地区分别调查栗疫病发生情况,采集病原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并进行营养体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北京板栗栽培区和陕西安康地区野生栗栗疫病发病率较高,局部地区危害严重;...
关键词:野生栗 栗疫菌 营养体亲和型 交配型 香农-维那指数 
低毒病毒CHV1-CN280生防潜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年第1期80-86,共7页张林巧 高坤 邓清超 叶云 王克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062);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农业项目(2008C12067-2)
前期研究表明,分离自中国的低毒病毒CHV1-CN280与其它多数低毒病毒相比具有更高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中,我们对CHV1-CN280的田间定殖能力及其它生防性状进行了评估。与其它两个模式低毒病毒相比,CHV1-CN280对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
关键词:栗疫菌 低毒病毒 生物防治 
栗疫菌CpIA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59-64,共6页高坤 张林巧 熊琴 王奎杰 徐晶 王克荣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9-055B)
寻找栗疫菌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类蛋白,明确该蛋白与其他物种IAPs的进化关系,并对CpIAP基因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以IAPs家族的典型结构域"BIR"为靶标,对栗疫菌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搜索。运用生物信息...
关键词:栗疫菌 凋亡抑制蛋白(IAPs) 致病性 产孢能力 
板栗疫菌强弱毒株鉴别与培养特性的初步观察
《西藏农业科技》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扎罗 马才仁卓玛 
板栗疫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森林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对内外检疫的对象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栗疫菌弱毒株能使强毒株的致病力显著降低,本文主要观察栗疫菌菌丝块贴在健康栗树内皮层上,抑制板栗疫病。板栗抑菌在25℃,湿度为80-90%的温箱里培...
关键词:板栗疫病 栗疫菌 强毒株 弱毒株 
不同抗性板栗品种的防御酶系对栗疫菌Cp-毒素的响应被引量:6
《植物保护学报》2009年第4期305-309,共5页韩珊 朱天辉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05DKA21207-13)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板栗对栗疫菌Cp-毒素胁迫响应的差异,应用叶圆片法,研究板栗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经栗疫菌毒素Cp-处理后对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p-毒素浓度低于...
关键词:板栗 栗疫菌 Cp-毒素 品种 酶活性 
培养条件对栗疫菌毒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四川林业科技》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韩珊 朱天辉 李芳莲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基金(2005DKA21207-13);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资助
本文以中国板栗当年生幼嫩枝条作为栗疫菌粗毒素生物检测材料,对该病菌的产毒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疫菌在不同培养液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7种培养液中C(PD+板栗煎汁)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栗疫病菌产毒能力以培养温度为26℃,培...
关键词:板栗疫菌 真菌毒素 培养条件 
栗疫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赵丽芳 余静 徐明富 陈鹏 
国家林业局重点攻关项目资助(96-02)
对栗疫菌菌体生长与营养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栗疫菌菌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0℃;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光照与否无明显影响.上述生态因子中,温度和湿度为关...
关键词:栗疫菌 生态因子 板栗疫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