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逻辑

作品数:3094被引量:8734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罗建文秦宣郑有贵涂小雨陈松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关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12,152,共7页李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化乡村阅读服务乡村振兴研究”(23BXW098)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关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系统擘画和全面阐述。这一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严密的实践进路。从理论逻辑看,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
《天府新论》2025年第2期1-8,154,共9页罗林 
区域国别学以特定国家和区域的总体特征、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对外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关注国情区情中的战略性、政策性、综合性问题,是一国由地区走向全球、深入观察世情、构建本国战略的“大国之学”、强国之学。...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的历史逻辑》
《统计与决策》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刘代朝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体系中不同国家行为体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规律,对解决当前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缘政...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 国际政治经济 全球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际社会发展 国家行为体 经济发展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逻辑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第3期97-99,共3页张栋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育路径研究”(编号:SGH22Q174);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路径研究”(编号:SGH22Q175)阶段性成果。
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百年奋斗的成果经验。学习党史,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逻辑,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一是其他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二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决定了其指导社会变革的实践品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历史逻辑 中国革命实践 
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审自动装置问题:历史逻辑、理论困境与当代转化
《国外理论动态》2025年第1期147-154,共8页石润民 蓝江 
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全面自动化的趋势,迫切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动装置问题。从历史维度看,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已经高度关注自动装置问题,霍布斯、尤尔和马克思都提出了与自动装置相关的理论,而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和芒福德等基于2...
关键词:人工智能 自动装置 数字生态 人机共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逻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11,F0003,共8页王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邓小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贡献”(2024-KY-0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遵循。作为科学论断,其内在机理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连续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的三维审视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6期21-27,共7页尹知易 赵华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迈向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中创造的全新文明范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其生成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从理论逻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蕴含着...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成逻辑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高清海哲学的三种主体和两类逻辑
《现代哲学》2024年第6期17-26,共10页马天俊 
高清海哲学在改革开放时代以力倡主体性著称,在这种主体性哲学中,主要有三种主体获得强调,即在主体意识前提下的个体(个人)、类(人类)、族群(民族或国家)。三种主体服从不同的逻辑,个体和类服从源于马克思思想的辩证性的历史逻辑,族群...
关键词:主体性 类哲学 历史逻辑 空间逻辑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文教资料》2024年第23期39-42,共4页田丽雪 赖继年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KYCX24_1667);202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雨花英烈红色基因传承向度与路径研究”(2024SJZDSZ008)。
“第二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动文化发展道路上提供了全新视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魂脉”,蕴含着文化发展的理论精髓。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论天下为公的思想谱系、历史逻辑及其实践旨向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39-49,157,158,共13页颜景高 王永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郭大力文集整理、出版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077)的阶段性成果。
夏商以来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历史大变革,促使道家、儒家、墨家以及法家等学派著书立说,其中,道家注重天之自然,人法天而尚公;儒家注重天之道德义,天之公决定了人之公,公之极处则为仁;墨家效法天道之公正无私,力求做到兼爱、尚同;法家力...
关键词:天下为公 天人观 社会观 理想建构 人民立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