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主体

作品数:46被引量:9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璧属李杰李振宏张耕华于沛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理论研究》《中州学刊》《安徽史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历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对当前历史观念两个问题的分析被引量:2
《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李杰 
当代中国史学,正呼唤着理论思维能力的加强。历史研究者,如果缺乏对历史研究终极目的的关怀,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必然迷失在由无数具体事实(资料)堆积而成的汪洋大海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着力越多,可能离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的学术传...
关键词:历史观念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认识主体 后现代主义 历史哲学 历史研究 认识起源 历史问题 
论历史研究中史学家的情感因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48-52,共5页毛曦 
史学家的情感因素是历史研究中不能排除也不必排除的主观因素,它对历史研究可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它与历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研究的全过程及历史思维密切相关。在历史研究中史学家应运用科学的理性认识对其情感有所调控。
关键词: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情感因素 历史思维 心理调控 研究对象 积极情感 历史认识主体 马克思主义史学 研究活动 
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释疑
《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27-34,共8页李杰 
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历史理论这并不等于历史研究不应再有自己的方法论,这是人们在历史研究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真理。但多年来这一认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呼吁的浅表层次上,对于唯物史观如何转化为史学方法论?其理论依据何在...
关键词:唯物史观理论 唯物史观史学 历史主义 史学方法论 阶级观点 历史研究 历史评价 历史认识主体 人类解放 基本思想 
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被引量: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38-41,共4页毛曦 
本文认为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是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历史学家是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中的特殊成份。澄清二者之关系,可促进我们的历史研究,可开阔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历史认识主体 历史认识活动 历史学家 历史认识论 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认识论 史学思想 认识者 历史认识的主体 
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被引量:3
《社会科学》1988年第12期65-69,共5页王也扬 
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下,历史认识的主体会发生变化,其客体也会随之变化。在客观实在的前提下,客体历史的变化,取决于历史认识的主体。首先是主体的需要。由于主体需要的变化,客体历史的范围、内容和层次便会相应...
关键词:客体历史 主体性 主客体关系 历史认识主体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逻辑 历史思想 历史条件 现实认识 
历史认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6
《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6期120-126,共7页刘爽 
文章试图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认识过程纳入一个大的系统中,通过对历史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子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描述,通过对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分析来阐释人类对自身历史过程认识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对历史认识系统的探讨中,文...
关键词:历史认识主体 认识系统 历史研究 认知定势 历史过程 中介系统 知识结构 历史认识客体 主客体 价值取向 
“史学概论”三题被引量:11
《学术月刊》1987年第6期66-72,共7页曹伯言 
一、历史研究中的主体和客体历史研究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和其他一切认识活动一样,也存在着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矛盾。这一矛盾贯串于历史研究的各个方面,整个历史研究活动就是围绕这一矛盾而展开的。所以史学概论的研...
关键词:历史研究 史学概论 历史认识活动 历史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矛盾运动 历史回顾 社会实践 总结历史经验 理性认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