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盛衰

作品数:4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晓平庞天佑汪高鑫赵良宇张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天下》《广西林业》《嘉应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夫之论“风俗”与历史盛衰
《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汤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初明遗民史家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5BZS00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史家群体与清初文化秩序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420)阶段性成果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注重把风俗与政治得失、国事治乱、王朝兴亡联系起来考察,善于抓住影响风俗变迁的主体,阐幽洞微,揭明历史盛衰之故;他对风俗淳浇的的辨正、对士风良莠的辩驳及对移风易俗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精神,体现了自觉...
关键词:王夫之 风俗 历史盛衰 
先秦诸子论历史盛衰
《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13-20,共8页林晓平 
先秦诸子承认历史盛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其历史盛衰论产生的思想前提。先秦诸子还认识到盛衰变化和转化的必然性。对于决定历史盛衰的因素,先秦诸子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多维的思考,他们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和思考,对我...
关键词:先秦诸子 历史盛衰 总结与思考 
传统史学与民族精神被引量:1
《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3-4,共2页吴怀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研究”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A级中标课题。2006年1月13日,课题组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郑师渠、刘家和、吴怀祺、陈其泰、史革新、朱志敏、向燕南、汪高鑫、李帆、张...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传统史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历史 大一统观念 民族凝聚力 民族史学 童年时期 两汉时期 历史盛衰 
崔述的历史盛衰论
《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2期45-49,共5页王记录 
崔述穷一生精力 ,考辨古史 ,成就很大 ,对后世史学也有很大影响。但崔氏在考史中又论史、论历史盛衰 ,有很多精审见解 ,崔述很少用性理天道论历史变化 ,注意对历史过程考察 ;他对历史“势”的分析值得总结 ,注重从人事作用上对历史盛衰...
关键词:崔述 考史 论史 
两汉时期的历史盛衰总结与政治
《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31-37,共7页许殿才 
历史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汉代史家关注着治乱兴衰。统治者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往往在历史思考的基础上决定施政方针。从西汉政权初建到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 ,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 ,确定封建政权指导思想 ,到东汉光武帝在天下扰...
关键词:历史盛衰 史家 文景之治 光武帝 施政方针 汉武帝 西汉 历史经验 政权 汉政 
顾炎武论史书编纂被引量:2
《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50-56,共7页周文玖 
作为对清代史学有重大影响的史家 ,顾炎武在史书编纂上也有精到的见解。他把史家的主体修养与处理史料统一起来 ,并着重从史料的角度论述怎样才能撰写信史 ,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历代“直书”受名教束缚的局限。在历史文学上 ,他主张辞主乎...
关键词:史书编纂 史家 史料 清代史 历史盛衰 史学 顾炎武 信史 历史文学 局限 
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
《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1期30-38,共9页汪高鑫 
本文从哲理角度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作出思考和再认识。首先 ,司马光从探讨易道阴阳消长之理入手 ,论证人类社会历史呈治乱兴衰交替运动变化 ;其次 ,司马光肯定天地是造物主 ,而人君是“所以治人而成天地之功”者 ,即是历史治乱兴衰的决...
关键词:司马光 历史盛衰 兴衰 天地 再认识 人类社会 肯定 易道 圣人 道法 
顾炎武论治乱兴衰被引量:3
《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45-54,共10页周文玖 
顾炎武论治乱兴衰周文玖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论史表现出高度自觉的历史总结意识。其中关于历史盛衰的思考,是他进行历史总结的核心内容。黄汝成评论说:"其言经史之微言大义、良法善政,务推礼乐德刑之本,以达质文否泰之迁嬗,错...
关键词:顾炎武 《日知录》 历史盛衰 人心风俗 天人感应 郡县制 《周易》 明代中央集权 《天下郡国利病书》 资本主义萌芽 
吕祖谦的史学被引量:4
《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37-43,共7页吴怀祺 
吕祖谦是南宋的重要的理学家,也是有成就的史学家,在宋代史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南宋乾淳之际,吕祖谦的理学即吕学,和朱熹的朱学、陆九渊的陆学为当时的三大学派。吕学的特色充分反映在吕祖谦的史学上,因此,要认识吕祖谦的史学...
关键词:吕祖谦 史学家 吕学 全祖望 理学家 朱熹 朱学 历史盛衰 吕夷简 吕氏 
《资治通鉴》的价值和司马光的历史观被引量:9
《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22-32,共11页吴怀祺 
《资治通鉴》在探讨历史盛衰上体现出史学求通的思想。由于时代的特点,司马光总结历史盛衰经验,除关心秦何以亡,汉何以兴,隋何以亡,唐何以兴这些问题外,侧重探讨如何用封建纲常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司马光关于历史过程的王道、霸道的...
关键词:司马光 资治通鉴 历史盛衰 史学 史料价值 统治秩序 史书 纪事本末 编年体 十三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