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城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王夫之邵晋涵求真史学致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史学》《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夫之论“风俗”与历史盛衰
《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汤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初明遗民史家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5BZS00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史家群体与清初文化秩序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420)阶段性成果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注重把风俗与政治得失、国事治乱、王朝兴亡联系起来考察,善于抓住影响风俗变迁的主体,阐幽洞微,揭明历史盛衰之故;他对风俗淳浇的的辨正、对士风良莠的辩驳及对移风易俗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精神,体现了自觉...
关键词:王夫之 风俗 历史盛衰 
王夫之与清初史学批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6-10,共5页汤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初明遗民史家群体研究"(15BZS00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江苏史家群体与清初文化秩序研究"(2014SJD420)
王夫之是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对当时史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发明正学为己任,严厉批判空疏学风,力倡经世实学,推动了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他对史学经世、史家"心术"的批判总结和理论创新,体现了清初史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丰富...
关键词:王夫之 清初 史学批评 
王夫之“夷夏之辨”与历史文化认同被引量:3
《船山学刊》2014年第3期33-37,共5页汤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近代船山学与民族精神构建研究"(2012W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江苏史家群体与清初文化秩序研究"(2014SJD420)阶段性成果
"夷夏之辨"是中国古代史学上的重要问题。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这个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从地理、文化等方面探求夷夏差异产生的原因,揭明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特点;主张少数民族与华夏民族应各安其所,和平相处,提倡因地制宜的少数民族...
关键词:王夫之 夷夏之辨 历史文化认同 
王夫之论史文繁简
《安徽史学》2012年第3期69-73,共5页汤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7JJD770092
史文繁简是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之一。王夫之评论史文繁简,包含丰富的内容,既反映了传统史学对于史文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在:史料取舍方面,应详略得当,甄别慎取;文字表述方面,应"和平"、"惇笃","华实并茂"娜鲜毒哂幸欢...
关键词:王夫之 史文繁简 史料取舍 文字表述 
易学“变通”思维与王船山史论探析
《船山学刊》2012年第1期19-23,共5页汤城 
王船山易学上的成就和特色造就了他史学上的突出地位和显著特点。正是在易学"变通"思维的照耀下,船山对历史盛衰、制度沿革、得失成败等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始终贯穿着通变的历史见识。可以说易学变通思维是船山历史通变思想的基础,而...
关键词:王船山 易学 变通 史论 
王夫之《春秋》学与史学探析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70-75,共6页汤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重大研究项目(07JJD770092)
王夫之在经学与史学上均有精深造诣。他援经论史,以史证经,把经学与史学的密切关系表现得十分透彻。其中王夫之《春秋》学见解直接成为他史学研究的思想根源,所以,研究王夫之史学离不开他对《春秋》学的理解。而《春秋》学对王夫之的影...
关键词:王夫之 《春秋》 书法 史学 求真 致用 
王夫之直笔思想二题
《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汤城 
直笔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的王夫之,明确提出了直笔主张,主要体现在:对《春秋》"书事实以显善恶"和以文见义直书史法的认识;对史家直笔精神的盛誉和曲笔的批评。他的直笔思想富有一定的辩证色...
关键词:王夫之 直笔 曲笔 
“致用”与“求真”——王夫之“尊史”思想探微
《船山学刊》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汤城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亲历明亡清兴的大变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刻思考和批判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尊史"主张,追求史学"致用"与"求真",凸显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史学意识。他的"尊史"思想体现了"致用"与"求...
关键词:致用 求真 尊史 
邵晋涵的学术风格被引量:2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45-48,57,共5页汤城 
邵晋涵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其学术风格别具特色。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结合兼收并蓄的学术理念,形成了凡发议皆论博征实据的治学路数,体现了他征实致用的学术取向。
关键词:邵晋涵 学术风格 治学路数 
郑鹤声与《史记》研究
《东岳论丛》2009年第9期86-91,共6页汤城 
郑鹤声是我国20世纪一位史学大家。他深受柳诒?的影响,治学严谨扎实,在许多史学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史记》研究是他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就卓著,具有三方面特点:注重"会通","不固执一说",重视史料。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
关键词:郑鹤声 《史记》 史学成就 治学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