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

作品数:1669被引量:220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帆陈恒孙卫国姜萌谢贵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贾谊之死”的多重原因与历史书写
《史学月刊》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席艺璇 黄朴民 
贾谊是西汉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史记》《汉书》《汉纪》和《资治通鉴》对“贾谊之死”的书写不尽相同。贾谊之死应该是匈奴侵边、黄河决堤以及谪居长沙等多重因素的结果。司马迁在贾谊文本中投射自我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创伤,运用自责过...
关键词:贾谊之死 历史书写 司马迁 叙事 文本 
“下笔人”与“笔下人”:约瑟福斯的历史书写与情感体验
《史学月刊》202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阿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西方历史理论发展史”(22VLS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
在《犹太战争》的历史书写中,约瑟福斯同时具有“下笔人”和“笔下人”的双重身份。从情感史的角度上看,“下笔人”约瑟福斯以“后见之明”的方式,通过写作“笔下人”约瑟福斯应对战争中不同群体势力的复杂策略,体现了对犹太叛乱者的憎...
关键词:约瑟福斯 《犹太战争》 历史书写 情感体验 情感史 
新的趋势:以《19世纪历史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史学月刊》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贝蒂墨 胡朕(译) 朱联璧(校) 
历史学在研究话题、方法论、中心思想、分期以及空间范围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变化。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法国的历史书写经历了重要的转型,从对政治史的书写转向了对文化史的书写[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反思二十世纪法国史与史...
关键词:历史书写 弗朗索瓦 中心思想 方法论 政治史 SUR 史学史 
唐代月食占应与唐肃宗张皇后的历史形象建构
《史学月刊》2024年第7期21-33,共13页王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
正史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二月发生的月食与女主张皇后行为失据相关,但这一解释并不符合当时社会通行的天文观念。在唐人及前代古人知识体系中,“诸侯(大臣)势衰”与“月食修刑”是他们对月食占应更为普遍的认知。肃宗君臣实则选择“月食...
关键词:月食 天文占应 张皇后 唐肃宗政局 李巨苛政案 历史书写 
“第六届新史学青年论坛”综述
《史学月刊》2024年第6期129-132,共4页李金操 
2023年11月17-19日,由《史学月刊》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新史学青年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此次论坛得到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报名论文1100多篇,因会议规模有限,最终从中遴选76篇参会...
关键词:《史学月刊》 文化演进 青年论坛 作者分布 历史书写 新史学 北京师范大学 港澳台 
中西比较语境下的中国古代历史思维整体性析论
《史学月刊》2024年第4期127-136,共10页张作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外历史书写中的‘现代’话语研究”(22JJD77018)。
历史思维的整体性是一个历史认识论问题,涉及中西史学比较的主体与客体、语言与实在的关系。在中国,《周易》奠定了历史思维整体性的哲学基础,《史记》则是表现历史思维整体性的代表性史学文本。在《史记》中,历史思维的整体性表现在三...
关键词:历史思维 整体性 司马迁 波利比乌斯 历史书写体裁 
“行动的指针”: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23年第10期115-129,共15页李孝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行动的指针’:中共史家的国史书写(1941—1979)”(2023SKZD06);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晚清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研究”(15SG25)
从1941年开始,中共在延安陆续出版面向各个层级的中国史读物,一方面利用历史知识作为现实行动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要与国民党竞争历史解释权。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斯大林、毛泽东的影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构成了中共史学的...
关键词:延安 斯大林 毛泽东 《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史话》 
正统与篡逆:正史数序纪日与历史书写
《史学月刊》2023年第8期104-116,共13页牛继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编纂学视野下的正史纪时与历史书写研究”(22BZS002)。
唐太宗屡次索观国史并亲自为“玄武门之变”定性,《旧唐书·太宗本纪》及相关列传以数序纪日叙述“玄武门之变”,其他列传也以相同方式叙述重大叛、逆事件。追踪溯源,《汉书·王莽传》最早使用数序干支结合的纪日方式来记录新莽覆亡、...
关键词:正史 数序纪日 “春秋笔法” 《旧唐书》 历史书写 正朔 
让“人”回归法律史研究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李在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的政权鼎革与司法人员变动研究(1906—1956)”(18AZS014)。
长期以来,法律史是建制于法学之中的一门学科,从业者多为法学界人士。近年来,很多历史学者进入该领域,不少重要学术成果相继出版发行,在史学界颇为瞩目,一时间呈献“显学”之势。总体而言,法律史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当然,还需要从...
关键词:中国传统史学 学者意识 历史书写 《史记》 纪传体 得失成败 主体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的辛亥革命史书写与近代史体系构建
《史学月刊》2022年第7期95-105,共11页兰梁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侯外庐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18XZS003)。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家范文澜、胡绳等撰写的相关论著,运用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等理论,实事求是地书写辛亥革命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评论辛亥革命的成败,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解...
关键词: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史家 辛亥革命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