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小说

作品数:56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百容蔡之国尤爱焜王雪松朱东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湘南学院学报》《青年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林语堂小说三部曲中的城市景观
《黄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郑军燕 路善全 
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2022jyxm1474)。
城市对林语堂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小说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诞生于城市语境之中。林语堂在城市景观的描绘中,通过对北京、苏杭和西安等城市景观的勾勒,展示出鲜活的城市风貌;聚焦市井百态,透视出城市百姓的物质生活...
关键词:林语堂小说 城市景观 城市生活 文化书写 
林语堂小说研究述评
《闽台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卢嘉怡 杨伟忠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发现清代闽南历史小说整理与研究”(FJ2024JDZ043)。
近年来,林语堂小说日益赢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存在研究碎片化、庞杂,缺乏创新材料不足的现象。全面回顾与评估近年来学术界对林语堂小说创作的研究进展,从版本与译编、思想与文化、文本与阐释三个维度对近年来林语堂小...
关键词:林语堂 小说 学术史 
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塑造及其女性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姜婧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位个性极强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着力提倡女性独立、男女平等。林语堂始终坚信女性的天性是美好善良的,并将女性角色的塑造作为一生创作的重点,为我们展现出缤纷多彩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林语堂 女性形象 女性观 
林语堂小说中口音叙事的作用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洪水英 
闽南师范大学高级别培育项目“林语堂英汉小说话语中概念隐喻的建构研究”(SGJB20220044)。
方言口音作为特定地域的文化符号,在林语堂的小说中频繁出现。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方言口音在小说叙事中根据主题的需要,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跨文化意义。文章以林语堂小说为例分析方言口音这一地域符号的传承与发展,发现...
关键词:方言口音叙事 林语堂小说 作用 
闽南地域文化元素的英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6-10,共5页梁丽娜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20677);黎明职业大学科研团队(LMTD201918);黎明职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科研创新平台(LMPT202109)。
为考查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英译策略,以林语堂《赖柏英》中的闽南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借助《闽南方言大词典》等相关工具书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11种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闽南方言划分为称谓、俗语、地方特有表达用语3类。通过文本考查发...
关键词:闽南方言 林语堂 《赖柏英》 英译 
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书写
《今古文创》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张含 
林语堂小说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符合中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和阅读情趣。本文从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作品的独特性三个方面论述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书写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挖掘...
关键词:林语堂 碰撞与融合 文化书写 
论林语堂小说的感觉叙事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99-105,共7页李珂 肖百容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外国语资源与中国新文学(16ZDB012)。
一般来说,情感与思想是小说中事件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事件发展的原动力,感觉只是陪衬、背景和氛围。可在林语堂的小说叙事中,感觉往往成为事件的缘起、转折点和终点。感觉不仅是事件过程的"决定者",还是事件意义的"赋予者"。在他所谓...
关键词:感觉 林语堂 生死 升华 
赛珍珠和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阿兰与姚木兰之比较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36-40,共5页陈婷婷 
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赛珍珠专项立项课题(2019SY15)。
阿兰和姚木兰分别是《大地》和《京华烟云》中的重要女性形象。赛珍珠和林语堂在塑造该人物时均是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进行的。本文以跨文化写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细读关于阿兰和姚木兰的女性书写,对该形象进...
关键词:跨文化 赛珍珠 林语堂 女性形象 
《朱门》中的男性形象
《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4期153-153,共1页邓婷 
林语堂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述极其成功。无论是《京华烟云》中的理想女性姚木兰,还是《朱门》善良勇敢的杜柔安,林语堂小说中女性形象多姿多彩,由此,对其呈现出的女性形象、女性观等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对于其小说中男性形...
关键词:男性形象 《朱门》 林语堂小说 女性形象 《京华烟云》 理想女性 姚木兰 女性观 
杂合策略与闽南文化的传输——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
《武夷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61-65,共5页黄冬群 
国家旅游局2016年"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培养项目(WMYC20164-1083)
《赖柏英》中闽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除了传递乡愁乡情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林语堂根据目标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程度,灵活采用音译、音译+阐释、直译、直译+阐释等杂合的翻译策略,对归化和异化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
关键词:闽南文化负载词 杂合 文化传输 《赖柏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