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作品数:64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国华朱景文章其彦徐显明高广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朝阳法律评论》《政法论坛》《科技资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李大钊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早期探索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23年第8期59-75,共17页闫文博 
河北省法学会2021年委托课题《李大钊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以法律方式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与实践研究》(HB21FX007)的研究成果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李大钊 民彝 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休·柯林斯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分析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4,共4页王复兴 徐建星 
在批判法学理论兴起的背景下,英国学者休·柯林斯力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以一种统一融贯的马克思主义观去阐述法律理论,并修正声称持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法律研究者的一些分析。他在批驳朴素唯物主义和阶级工具主义两种理论的不足之...
关键词:休·柯林斯 阶级工具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918—1926年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被引量:1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5期110-122,共13页陈子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5M580683)的阶段性成果
1918—1926年间,中国知识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从方法论和具体学说两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初步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也由此发轫。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传播过程中与当时其他法律观念相互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律文化元素 人本主义 民主政治 
人性、社会和法——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7年第1期53-61,共9页武步云 
社会是人性的展开和发展。因此,社会革命与改革的根本任务应是以人性的要求与发展为宗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们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应是一切社会革命和改革的最终目标。作者论述了唯物主义人性...
关键词:唯物主义人性论 社会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再认识
《朝阳法律评论》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孙国华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矛盾、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来研究法律现实的一切法学学科的总称。这是一个庞大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 世界观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学学科 
浅谈马克思主义下中国法律的发展
《消费导刊》2015年第5期379-379,共1页张丽 
中国法律观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法律观点。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马克思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对世界观、价值观的不断观察反思并总结社会从开始的阶级产生的斗争到后来吸取其他哲学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中国法律 发展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理论动态》2014年第30期1-17,共17页卓泽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标志着中华民族依法治国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法治中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崭新目标,它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
关键词:法治中国 总书记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社会主义发展史 依法治国 学习 
浅析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历史渊源
《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6X期241-242,共2页陈媛 
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可追朔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治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之后列宁又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该历史渊源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法律观 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本质内涵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131-131,共1页陈晓华 
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法学家多数把法作为目的。康德法哲学则强调:在法的视野中,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主体而不是客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总结:“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本质内涵 人的最高本质 人是目的 法哲学 法学家 哲学家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4期204-205,共2页梅华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我国法治的基本指导思想,而高校是我们用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指导法治校园的构建,本文就此根据高校情况展开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治校园 高校 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