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昶

作品数:44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孙维城徐玲英黄建荣戚学民潘务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池州学院学报》《文史知识》《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见吴汝纶、陈三立等手批马其昶《抱润轩文》考论——兼谈文本从私人批阅走向公共出版
《文献》2024年第3期149-168,共20页陈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出版学学术史文献整理、研究与资料库建设”(21&ZD321)子项目“本土自发形成的出版研究”阶段性成果。
安徽省图书馆藏稿本《抱润轩文》应为马其昶《抱润轩文集》现存最早版本,较后出版本存在一定数量的未见篇目与字词之异。稿本上有吴汝纶、陈三立等名家手批,影响了文集文本的凝定。这些批校者身处马其昶的私人“批校圈”中,文集公开发...
关键词:《抱润轩文集》 桐城派 批校本 陈三立 吴汝纶 
马其昶《定本庄子故》与桐城派的“文章义趣”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117-131,共15页刘文龙 
202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桐城派文章观念史研究”(AHSKQ2022D202)阶段性成果。
马其昶《定本庄子故》展示了桐城派的“文章义趣”。钱穆首先发现了这一点,并将其与“义理考据辞章”相比较。《定本庄子故》征引注家的增删,切实反映了马氏《庄》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这种“文章义趣”与桐城派体系内郭庆藩、王先谦迥然...
关键词:马其昶 《定本庄子故》 文章义趣 学术品格 桐城派 
论《桐城耆旧传》中女性传记的书写
《巢湖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13-122,共10页陶月 
高校协同创新项目(项目编号:GXXT-2021-043)。
桐城派殿军马其昶所纂《桐城耆旧传》中附有《列女》1卷,收录了21位桐城女子的贞孝节烈事迹,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列女》主要文献来源于正史、地方志、文集和族谱,间或采摭其他史料;文本特征鲜明,传主生活年代集中在明末清初时期...
关键词:马其昶 桐城派 《桐城耆旧传》 
马其昶教育实践及其思想研究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5-27,共3页程小娟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末民初桐城派文人传统与现代的‘守’与‘变’——以‘一马二姚’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SK2021A090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清时期桐城文学世家研究”(项目编号:SK2019A1087)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其昶是桐城派殿军人物,是继吴汝纶之后在晚清时期对近代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之一。在思想激荡、变革剧烈的年代,马其昶以教育和治学为己任,提出了因时而变的见解并躬耕实践,倡废科举、兴办学校、引进西学,同时继承传统、坚守德...
关键词:马其昶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马其昶清史《儒林传》稿本初探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22年第6期153-160,共8页阎昱昊 
清代国史馆及民国清史馆在百余年间共纂有八个成体系的清史《儒林传》稿本,其中马其昶所负责的第七次稿的纂修情形一直以来并不被充分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史馆档案中有两册署“马其昶”之名的《儒林传》稿本,是马氏的纂修成果遗存...
关键词:清史《儒林传》 马其昶 清史馆 清代学术史 
桐城派的思想及其文学表达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共1页汪孔丰 
桐城派的思想谱系,多元多样,复杂丰富。其中,有三条思想脉络尤为重要。一是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学思想,从“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到桐城派殿军“二姚一马”(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皆奉程朱为圭臬,建构起桐城派思想体系的底...
关键词:桐城派 马其昶 刘大櫆 姚永朴 方东树 学术活动 姚永概 老庄思想 
论清史《儒林传》对陈澧学术的记载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2年第5期88-97,共10页戚学民 
东塾学派是广东学者陈澧与其弟子所形成的一个学术流派,具有全国影响力。本文讨论其全国学术影响力产生的一个侧面。清史《儒林传》对陈澧的记载是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例证,情况较为复杂,学界了解不多。本文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档案,揭示...
关键词:清史儒林传 陈澧 缪荃孙 陈伯陶 马其昶 
索隐发微 注屈明志——马其昶《屈赋微》的注解特色及现实意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7-14,共8页马群懿 
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楚辞灯》整理及研究”(EHA120370)。
成书于1905年的《屈赋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成书受到清末社会剧变和当时学风的影响。晚清和屈原时代的楚国都处于国家存亡之际,这为"索隐式"的注屈方式提供了先决条件;马其昶在汉、宋之争中宗宋儒,重视义理的阐发,但同时受桐城派...
关键词:马其昶 《屈赋微》 “索隐式”注解 
论清史《儒林传》对陈澧学术的记载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18-128,共11页戚学民 
东塾学派是广东学者陈澧与其弟子所形成的一个学术流派,具有全国影响力。本文讨论其全国学术影响力产生的一个侧面。清史《儒林传》对陈澧的记载是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例证,情况较为复杂,学界了解不多。本文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档案,揭示...
关键词:清史儒林传 陈澧 缪荃孙 陈伯陶 马其昶 
马其昶与《周易》虞氏学——《重定周易费氏学》征引虞翻《易》说考
《周易研究》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李思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20FZWA006)。
马其昶是活跃于清季民初的著名学者,也是桐城派学人治《易》之集大成者。虽治费易,但马其昶对虞氏学亦重视有加。《重定周易费氏学》全书近四千条征引,其中虞注有二百五十余条。除兑卦外,其余六十三卦均引虞注。除了征引,马其昶还经常...
关键词:马其昶 《重定周易费氏学》 虞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