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意象

作品数:4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丽董艳玲郭玲于红娜王赵云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新课程学习(下)》《芒种(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冯子振《梅花百咏》中的“梅”意象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250-253,共4页黄丽俐 曹方奕 
湖南省教育厅优青项目“《湖南文征》的辑纂特色与文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1B0461);湖南省社科青年项目“清代湖南文章总集基层写作形态与湖湘文史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1YBQ063);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东汉中后期文学平民化与世俗化研究”(21B0498)的阶段性成果。
元代湖湘文人冯子振是元代著名文学家,《梅花百咏》是他文学作品中较为完整的一系列咏梅诗的集合。通过探究《梅花百咏》中的“梅”意象,可以发现冯子振赋予了梅花别样特色,若美人、神女、妃子般姿态美丽,若君子般不畏严寒、不与桃李争...
关键词:《梅花百咏》 “梅”意象 类型 功能 
论魏际瑞诗词中梅意象的情感内涵
《文教资料》2023年第21期6-9,共4页张海麟 贺超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魏伯子文集》校注”(ZGW20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际瑞有着“宁都三魏”“易堂九子”的美誉,在明清易代、家族岌岌可危之际,他身为长子必须担起责任。于是,他放弃理想,忍辱负重,游幕于将府中。因此,其诗词作品中的梅意象饱含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或表达羁旅思乡之情,或表现故国之思与...
关键词:魏际瑞 诗词 意象 情感内涵 
论白石词的布衣游士视角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3-35,共3页韩彩虹 
姜夔是南宋雅正词派的代表词人,不同于两宋其他名家如晏殊、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人的文人士大夫身分,他虽才华横溢,却漂泊江湖,布衣终老。白石词的江湖游士视角主要体现在借清冷孤高的梅意象,抒发离情别绪和飘零感;作为南宋词人,面...
关键词:白石词 梅意象 布衣游士视角 黍离之悲 至情 
论姜夔词中的“梅”意象被引量:1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6期26-28,共3页沈东方 李祥耀 
姜夔词现存80余首,其中咏梅词及提及梅花的作品有28首,本文将从“梅”意象的情感内容及美学特征进行简要论述。一、“梅”意象的情感内容(一)对情人的思念姜夔词中凡提及琵琶、梅花或柳树者,都与他对合肥女子的怀念有关,如《暗香》:“...
关键词:姜夔词 情感内容 咏梅词 《暗香》 简要论述 梅花 意象 美学特征 
梅意象:易安词与白石词之同探究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李铮华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都有梅花。梅花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它逐渐从调味品到观赏植物再到文化符号,以优雅、坚韧、圣洁的形象驻留在世人心中,常...
关键词:客观物象 独照之匠 主观情思 白石词 易安词 《文心雕龙》 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 
历代诗词中的“岭南梅”意象辨析被引量:1
《惠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72-78,共7页吴咏絮 
历代诗词中的岭南梅意象系列,始终受到中原咏梅文学与岭南地理、文化和文学的交互影响。始于初唐宋之问度大庾岭三诗的“庾岭梅”和北宋后期苏轼咏松风亭梅花三诗的“罗浮梅”,是历代诗词中岭南梅的代表意象。岭南本土诗人笔下的岭南梅...
关键词:诗词 岭南梅 庾岭梅 罗浮梅 本土诗人 
罗浮山下梅花村 玉雪为骨冰为魂 梅意象在中国古典语境中的流行与衍化
《紫禁城》2021年第1期30-43,共14页许丹 
中国古典文学语境中的植物意象非常丰富、如荷、兰、菊、松、竹等,每一种植物意象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共同组成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品格。其中,梅是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意象之一。中国人对梅总是情有独钟,对梅的理解也高度一致。
关键词:植物意象 中国古典文学 精神品格 罗浮山 梅意象 梅花村 语境 
清空蕴藉 骚雅情深——姜夔词的“梅”意象
《华夏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马帅 马晓虹 
南宋时期人们对梅花的审美兴趣日益高涨,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梅"词占他全部词作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词中的梅花、梅柳、梅雪意象,清空蕴藉、骚雅情深,"梅"意象类型丰富,特征鲜明,是姜夔独特的意象表达的结果,从中亦可窥知姜...
关键词:清空骚雅 姜夔 “梅”意象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年第2期45-46,共2页吕玉辉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其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以及高标俊逸的风姿才情,堪称花间第一流。然而她悲愁伤感的一生,造就了其词浓郁的悲伤情怀,故其词总是渗透出浓厚的忧痛与伤感。本文把她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这种悲...
关键词:李清照 梅意象 南渡 悲伤情怀 
《情归陶然亭》传统美学意象的视觉呈现
《电影文学》2019年第8期115-119,共5页王侠 
2018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华语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SKGH044);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语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BS108)的阶段成果
《情归陶然亭》是导演高峰对拍视觉化电影努力追求的结果,影片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与意境手法,以“梅”作为意象媒介与叙事转折点,阐释了诗人石评梅的精神特质与革命党人高君宇的情感经历和人生历程。不同于语言文字靠读者...
关键词:传统美学 梅意象 诗化镜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