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生

作品数:3845被引量:6301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岳涵何江川杨建莺朱瑞海阿不力克木·艾则孜更多>>
相关机构: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增进交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被引量: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65-172,188,共9页赵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研究”(20BMZ010);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模式的构建”(BMD2020014)。
人际交往能力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外化体现,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促进中华民族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情感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对64名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民族大学生采用实验组(干预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干预组)...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交往交流交融 团体心理辅导 人际交往能力 
大历史观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胡乔木 何绍芬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情感教学模式研究”(19VSZ12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少数民族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历史观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团结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高校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和方法...
关键词:大历史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语文基础课学习归因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第4期73-77,共5页徐雪琴 
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学习环境对新疆南疆农村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的研究”(20XYY008)阶段性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对211名南疆农村民族大学生语文基础课的学习归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疆农村民族大学生不同的学习归因对学习行为影响显著,学校、家长、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归因的引导。
关键词:农村 民族大学生 语文基础课 学习归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被引量:5
《民族学刊》2022年第5期22-29,133,共9页何志敏 韩锐 姚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批20@ZH025)子课题之“西迁精神的历史脉络及形成依据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西迁精神对大学精神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EA180348);甘肃省青年发展专项重点课题“甘肃精神融入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探究”(GSQNZX-202102004)阶段性成果。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关系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来自西北地区的5所高校近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水平较高。情感归...
关键词: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证研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实证研究
《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5期46-49,共4页徐雪琴 
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学习环境对新疆南疆农村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的研究”(编号:20XYY008)阶段性成果。
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要求。加强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进一步提高其国家通用语言...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交际场合 民族交往 南疆农村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2期103-110,F0002,共9页李维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政专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提升研究”(19VSZ137);云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加强和改进云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ZDZZD201803)。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现状,集中反映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和基础性的认同,但也存在着情绪化的关切和浅表化的理解等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同教育 
普及化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概念外延扩大之审思被引量:1
《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102-109,共8页陈·巴特尔 佟彤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2017年度重大项目“我国少数民族人权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JJD820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BMZ060)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是民族高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传统理论认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包括独立设置的民族院校、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及民族班、预科班等三个方面,简称“两校一班”。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普及化的当下...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概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 内地普通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态旅游观研究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刘伟杰 卢姿悦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21VSZ109)。
生态旅游观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环境更容易接触到自然环境并且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态旅游观,对生态旅游向大众的普及、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生态旅游观 生态文明教育 
新形势下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使用现状与对策--以新疆喀什大学为例被引量:4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25-27,61,共4页柳元丰 
2109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小康进程中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使用及国家通用语普及情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9BYY069)的阶段性成果。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的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等方面入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普及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水平做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语言使用 国家通用语 
爱国主义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涵与路径被引量:5
《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72-77,共6页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VHJ005)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
关键词: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法治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