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学

作品数:74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葛荣晋赵吉惠杨华祥张践王育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民恒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辨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董保民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大项目(23JDTCZ004)。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这既强调了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即使收入分配改革和劳动者收入份额免受资本带来的“人的异化”的不合理挤压;又为进一步强化产权制度与信用制度建设提供坚定保...
关键词:制民恒产 产权制度 明清实学 非公有制经济 
宋明理学与文化会通
《华夏文化》2020年第3期1-1,共1页本刊编辑部 
儒家《易传·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它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这对本土各民族文化以及域外文化都是适用的。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中国古代有没有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即中华民族特色的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国思想文化...
关键词:中国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 宋明理学 两汉经学 中华民族特色 魏晋玄学 明清实学 域外文化 
理学经世:从《大学》经筵讲义管窥真德秀对朱熹思想的发展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20年第2期83-88,共6页王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16BZX056)。
真德秀作为绍续朱子之学的南宋理学大家,学术界在肯定其对朱学护卫、传播之功的同时,大多认为其墨守朱熹成说,无所创建。通过两人《大学》经筵讲义在诠释章节、诠释重心、诠释方式、诠释倾向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真德秀尽管在学术上...
关键词:《大学》 经筵讲义 真德秀 朱熹 理学经世 明清实学 
论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转轨的“内在理路”——以黄宗羲实学思想为例的说明
《孔子研究》2019年第1期98-103,共6页张悦 金圣基 
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代儒学社会化及其历史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6CZXJ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形态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范式转换,不仅有对立性、断裂性的一面,亦有关联性、连续性的一面。从后者来看,这就意味着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转轨有其"内在理路"可寻。作为理学与实学交融(虚实结合)的重要学术典范,黄...
关键词: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内在理路 黄宗羲 实学思想 
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以漳南书院为中心的考察
《现代教育论丛》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段俊吉 
在明清朝代更替、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实学"进行了深刻的重构。他们逐步意识到宋明理学的空疏与虚妄,同时也完成了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性认知、辩驳与反思。这些独具批判性的思想不断汇聚,撼动了宋明理学的...
关键词:明清实学 实学教育思潮 颜元 漳南书院 
国学说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6期10-10,共1页秦艺瑗 
余常闻今人好学古人之学问,此复兴曰:国学。何为国学?以狭义说之,乃以先秦典籍为根,诸子百家为源,覆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又复加以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之属,是谓之国学。而以广...
关键词:学说 先秦典籍 诸子百家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六朝骈文 唐宋诗词 
论明清实学对佛教出世主义的批判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17年第6期16-27,共12页杨华祥 张加明 
教育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14JZD00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明清之际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16Y095)"阶段性成果
出于对明朝灭亡的反思,明末清初实学家基于儒家的经世致用立场对佛道的出世主义思想,从本体论、工夫论、人性论、因果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佛道思想空谈本体,立体消用,灭除人欲,忽视实践,导致了宋明以来的儒学有浓厚的僧侣主义倾...
关键词:三教关系 明清实学 经世致用 人间佛教 
论明清实学对陆王心学本体论的超越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13,共7页杨华祥 何姿艺 
整个宋明理学围绕理本论、心本论还是气本论的本体问题展开了旷年持久的争论。程朱理学的理先于气、理静气动、理一分殊难以解决理气相隔的问题,陆王心学用心即是理、心外无物这种化气入理的手法克服了程朱理学的某些缺陷,然而到了王学...
关键词: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明清实学 本体论 
论儒家实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理论月刊》2016年第4期23-28,共6页杨华祥 张加明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q063)
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进程中必然会从传统中汲取一些类似的思想才能立足并且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国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儒家实学,它推动了整个东亚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明清实学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清代碑学与艺术审美的转变
《中国书法》2015年第4期202-203,共2页赵佑铭 
明末清初碑学思想的成因相当复杂。碑学研究在晚明就已出现,可以说它与当时学术风气的转变一从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的倾向一,以及明代中期后大量碑刻出土的客观现实、金石学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关系,碑学是指清代对唐以前的...
关键词:艺术审美 碑学 清代 明末清初 明清实学 宋明理学 学术风气 客观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