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诗歌

作品数:29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锡厚徐俊徐俊陈静颜廷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工业设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所见刘希夷疑诗十三首考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宋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资助项目(16ZDA175)。
敦煌藏经洞所出诗歌众多,其中《初度岭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诗一首》《江上羁情》《北邙篇(南桥)》《独鹤篇》《思佳人率然成咏(七首)》《奉答(二首)》等13首诗,皆有学者认为当属刘希夷诗,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辨分析,故存在...
关键词:敦煌诗歌 刘希夷诗歌 疑诗 
敦煌“诗”巾,开启国潮新生态
《工业设计》2022年第10期17-17,共1页洛可可(设计) 
敦煌文化创意丝巾分为“数字丝鹿”和“飞天与神鹿”两款,设计团队历经122天,通过对敦煌壁画深入的研究与调研后,以莫高窟辨识度最高的九色鹿形象,作为设计灵感的原始点,再将创意延展至丝绸之路景象与飘逸的飞天,一并融入丝巾中,传承敦...
关键词:敦煌壁画 丝绸之路 文化创意 莫高窟 敦煌诗歌 飞天 九色鹿 辨识度 
敦煌诗歌误校举例
《中国诗歌研究》2020年第1期162-173,共12页张莹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诗歌对敦煌文学、风俗、语言等方面研究有重要价值,张锡厚先生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核对敦煌原卷的基础上整理出版的《全敦煌诗》,为敦煌诗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文本。该书校录精湛,但仍有一些讹误。本文在核对敦煌原卷的基础上,从语...
关键词:《全敦煌诗》 张锡厚 校录 
敦煌诗歌写本唐人组诗的文献价值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陶新昊 冷江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175)
敦煌写卷保存了十一位唐代文人的30种组诗。这些组诗的结构方式与其传世本不尽相同,存在离组单诗的传抄形态。唐人组诗的“写本异相”展现出沈佺期《古意二首》、李白《赠友人三首》《塞下曲六首》等组诗动态的生成与定型过程。唐人组...
关键词:敦煌诗歌 写本 唐诗 组诗 文献价值 
唐五代诗歌的通俗化与商品化——以敦煌诗歌与长沙窑瓷器题诗为中心被引量:2
《中文学术前沿》2018年第2期31-47,共17页杨明璋 
一、前言一作品在另一作品中隐约可见其踪迹,此种情形屡见不鲜,其或属引用、参考、暗示、抄袭,或为戏拟、仿作,它们往往是借由对旧作品的组合、再现、歪曲、改头换面等方式孕育而成的。(1)像敦煌文学的不同文类,如诗、词之间,或敦煌讲...
关键词:敦煌诗歌 长沙窑 《全唐诗》 文人诗 讲唱文学 
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18年第1期9-16,共8页朱凤玉 
"敦煌文学写本原生态及文学流布之研究"(MOST106-2410-H-415-032-MY2)
敦煌文献学以4—11世纪写本为研究核心,复杂的抄写形态与刻本文献在整理与研究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既是特性,又是难点。对敦煌诗歌文本抄写的原生态进行考察,透过抄写者、使用者等讯息,析论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呈现的文本功能,希望提供...
关键词:敦煌文学 诗歌 写本 原生态 转写 丛钞 
唐代河西地区人口迁移对诗歌西传的影响——以敦煌诗歌写本为例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29-134,共6页张利亚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民间诗歌抄本的西传现象--以敦煌写本为中心"(编号:2014I11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和研究"(编号:12JZD0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创意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3BAH40F01)
唐代敦煌诗歌写本是中原文化向西传播的有力证据。以敦煌为中心的河西地区是唐代人口流动迁移的重要地区。结合敦煌地区的逃户、屯田、战争俘虏、难民等人口迁移,敦煌写本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安史之乱前,多以初盛唐诗歌行体为主;...
关键词:敦煌 人口迁移 唐诗 西传 
从敦煌诗歌看新义衍生的认知机制
《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6期47-53,共7页洪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诗词曲词汇研究"(13CYY0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敦煌诗词曲构词研究"(2015M5702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敦煌诗歌词汇综合研究"(12YJC740029)
敦煌诗歌新义衍生的认知机制包括隐喻和转喻两种。隐喻按来源划分有来自身体经验、来自生产劳动经验和来自社会生活经验的隐喻三类。转喻则包括整体与部分之间及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两类。
关键词:敦煌诗歌 新义 认知机制 隐喻 转喻 
敦煌诗歌中王梵志诗“趣”意谈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7期13-14,共2页刘璇 
王梵志的诗在敦煌文学诗歌中比较引人注目,其诗特点鲜明,趣旨诙谐,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痛苦生活,又对世俗生活作了细致描写,无论是生活琐事之趣,还是家庭关系之趣、钱财之趣、生死观之趣都作了诠释,有很强的讽喻性和现实性,本文就上几...
关键词:王梵志 世俗之趣 佛理之趣 
敦煌诗歌误校献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8-130,共3页仝正涛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敦煌世俗文书语音综合研究"(10YYB006)
《全敦煌诗》是敦煌诗歌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在校勘上存在"不审音韵而误认"、"不审音韵而误改"、"不审音韵而误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敦煌 诗歌 《全敦煌诗》 音韵 校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