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

作品数:845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异新李成晴翁礼华王淦生刘玉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今人不见古时月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1期72-72,共1页张汝佳 
诗至李唐,境界始阔。初唐陈子昂标举建安骨力,复归风雅,遂变梁、陈之旖旋,启盛唐之先声。《登幽州台歌》一诗出,苏世独立,横扫六朝金粉,道尽千古悲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凄炝苍凉,念之泪下。登高而悲者,岂陈子昂一人哉?晋羊枯乐游山...
关键词:六朝金粉 建安骨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登高 悲戚 情难 风雅 
今人诗词意象的现代意味
《扬子江(诗刊)》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赵汗青 
今人在诗歌创作时面对古诗词这一宏大传统势必感到焦虑——古汉语是最适合诗歌的语言之一,其诗词艺术达到的巅峰让后世叹为观止。如何将当代日常语言和生命主题融入诗词形式,这是传统文学留给我们的巨大命题。“20世纪诗坛的真实状况是...
关键词:生命主题 诗词创作 诗词艺术 古诗词 格律诗 自由诗 日常语言 现代意味 
王阳明心学思想下“学书即行”的书法艺术主张——对今人书法学习问题的反思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张哲 
王阳明以“知行合一”看书法,说:“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故可知王阳明“学书即行”的书法艺术主张,强调学书的开始既是“知”,也是“行”。本文以“学书即行”看当今学书存在的部分误区,进行反思,试图找出症结所在。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书法学习 书法艺术 症结所在 反思 
材料作文“古人、今人、后人”升格指导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3期48-51,共4页王淦生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键词:《兰亭集序》 材料作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升格指导 王羲之 
国之大美,今人共守
《作文成功之路》2024年第32期1-1,共1页蒋梦翔 何平(指导) 
上下五千年,中国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行者,步履坚定而风尘仆仆,其足迹便是积淀深厚、璀璨夺目的文化。每一件青铜玉器,每一片竹简木读,不仅是历史长河中静默的见证者,更是滋养华夏儿女文化血脉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璀璨夺目 上下五千年 文化血脉 竹简 见证者 
今人作意古成新——论篆刻“残破”艺术语言的构建
《艺术评鉴》2024年第7期33-38,共6页曹培 
阜阳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美育先行理念下高校师范生书法课程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3JYXM0034。
在美学领域,“残破”被视为一种有待实现完形的美。在古代印章中,“残破”指的是因自然环境侵蚀或受外力损毁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一种不可复刻的自然质朴之美。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篆刻家篆刻实践的梳理,揭示了“残破”...
关键词:“残破” 艺术 审美价值 美学表达 
河之大美 今人共守——明珠集团宣传贯彻《黄河保护法》显成效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8期12-13,共2页华夏炎 顾磊 陆莹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和来沙量的98%。仲春时节,由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而形成的超267平方千米湿地,刚刚送走上万只来此越冬的白天鹅,便又在一片碧水青山、...
关键词:来沙量 来水量 黄河流域 明珠集团 流域面积 白天鹅 宣传贯彻 保护法 
今人家书里的信仰
《刊授党校》2024年第2期64-64,共1页陈博 舒跃涛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经常有人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这一问题,我们能从《百年信仰》里刊载的这些家书中找到答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信仰》一...
关键词:人民日报 情感线索 救国救民 力量支撑 家书 老照片 中国共产党 人的信仰 
国之大美 今人共守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徐荧 俞红林(指导) 
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九届亚运会上,中国以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方式彰显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竞赛场馆设计到开幕式上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以及比赛场地、奖牌、礼服等各个方面,无不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各国人民留下了深...
关键词:文化自信 比赛场地 传统文化元素 亚运会 富有创意 奖牌 制度自信 独特魅力 
借古人杯酒,浇今人块垒 历史题材的舞台重写
《上海戏剧》2023年第6期45-47,共3页杜竹敏(整理) 
作为戏剧创作题材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剧一直以来广受观众欢迎,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众多影响深远的精品力作。本期“青年·戏谈”来聊一聊我们印象深刻的历史剧,探讨历史剧的视觉样式特点;舞台历史剧和影视剧历史剧的发展差异;新编历史剧与...
关键词:新编历史剧 历史题材创作 古装戏 块垒 创作题材 影视剧 精品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