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传统

作品数:63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哈宝玉焦桂美罗检秋周光庆王俊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创传统浙学 丰富当代内涵
《文化产业》2025年第8期52-54,共3页朱露露 
传统浙学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来源,更是“文化浙江”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各学者对浙学的研究愈发系统和深入,作品多集中于对浙学文献的整理和内容的阐述,为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浙学如何实现传承与...
关键词:浙江精神 浙学 接地气 方志学 经学传统 传承与发扬 当代内涵 三大原则 
好读《诗》更求甚解 每达诂必有会心——论许总《诗经诗解》对《诗经》学研究的贡献
《天中学刊》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黄立一 
许总的《诗经诗解》体例精严新颖,解析详辨通达,洵为当代《诗经》学研究的一大力作。其主要特色有:一是回归经学传统,在经学的脉络中阐发《诗》旨;二是极力挖掘《诗经》的文学内涵,呈现经学与诗学的双重意蕴;三是寄寓现实关怀,以古视今...
关键词:《诗经诗解》 经学传统 文学意蕴 现实关怀 解《诗》绝句 
作为方法的“礼图”及其创新发展被引量:2
《文史哲》2024年第2期9-23,165,共16页张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明清通礼著述源流与诠释研究”(19BZX048);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2021THZWWH02)的阶段性成果。
礼图是礼书所载礼节、礼器、礼制乃至礼义的图像表达,因其具有形象化的特点,遂成为研读礼经的重要参考,在经学传统中占据独特地位。相较于三礼典籍的古奥难读,礼图发挥了提升表现力、补充文意、丰富意涵的功能。礼图是经学文献的一种类...
关键词:礼图 礼学 经学传统 媒体 数字技术 
《三经义》对汉唐经学传统的“承”与“变”——兼论“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问题
《传统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27-49,共23页杨韶蓉 
“经汉学”与“经宋学”的学理分野究竟是什么?其演进的逻辑主线和具体进路又是怎样的?基于这一问题,本论文将王安石主持修撰的《三经义》这部在北宋经学史乃至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解经作品置于汉唐经学发展的知识框架和学术...
关键词:《三经义》 经汉学 经宋学 学理分野 解释策略 政治理性 
论点摘编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5期137-137,共1页
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龚宗杰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对虚字的认识,大致呈现从训话到修辞、从字类到文法的发展趋势。《文心雕龙》“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说的提出,推动虚字研究由经学传统向古文辞传统靠拢。唐宋以后,随着文章创作和批...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章学 《文心雕龙》 古文辞 文体功能 论点摘编 虚字 经学传统 
“做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与文明——读赵汀阳先生《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74-83,126,共11页陈壁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编号15ZDB005)的阶段性成果。
赵汀阳的《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对当代中西方哲学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并基于“第一哲学”的追求,对“中国哲学”的特征进行阐述。其中,赵汀阳对“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批评,事实上是对两种经典观的批评,指向的是当代的经典...
关键词:经学传统 中国哲学 本源问题 文明 
经学潜流:夏曾佑、刘师培编历史教科书的学源探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1年第9期110-118,共9页罗检秋 徐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史视野中的近代经学研究”(19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道成以降,学术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学相对于乾嘉时期总体上渐趋式微,而史学有所更新和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晚清民国的经学不仅论著繁多,而且对史学、子学乃至文学领域的影响并未消退。夏曾佑、刘师培是清末“新史学”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经学传统 夏曾佑 刘师培 史书编纂 
《毛传》《郑笺》对文训释的一致性差异——兼及二家的经学传统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3期63-72,共10页李林芳 
"对文"在《诗经》中广泛存在,《毛传》《郑笺》对对文处字词的理解往往有异。本文全面统计了毛、郑对文训释的差异数量,发现毛、郑在对文训释一致性上有明显差异的计49例,其中47例郑比毛一致,而2例毛比郑一致。毛较郑不一致例的具体类...
关键词:毛传 郑笺 对文 经学传统 
经学潜流:夏曾佑、刘师培编纂历史教科书的学源探析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21年第3期72-79,共8页罗检秋 徐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史视野中的近代经学研究”(19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道咸以降,学术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学相对于乾嘉时期总体上渐趋式微,而史学有所更新和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晚清民国的经学不仅论著繁多,而且对史学、子学乃至文学领域的影响并未消退。夏曾佑、刘师培是清末“新史学”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经学传统 夏曾佑 刘师培 史书编纂 
经学何以入哲学?——兼与赵汀阳先生商榷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24-26,共3页吴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比较哲学视野下的性命论哲学研究”(20AZX010)的阶段性成果。
一赵汀阳先生的《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以下简称《疑案》)一文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哲学要研究本源问题,本源问题必须具有直接性、自明性和普遍性。基于以上思路,赵先生认为,中国思想虽然本来具有理论性,但"经学传统和心学传统对学术的轮...
关键词:赵汀阳 自明性 核心点 经学传统 本源问题 疑案 精彩之处 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