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创新

作品数:23被引量:7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桑新民赵凤娟余静吴丹熊贤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课程改革统筹治理角度推进考试创新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年第12期1-1,共1页余清臣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的目标确定、内容汇编、实施筹划等都得到了审慎而科学的研讨,课程的目标指向、内容范围和难度水平也由此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设定。但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考试却常常出现难度忽高忽低、题型忽正忽奇的现...
关键词:课程改革 难度水平 课程教学 目标指向 统筹治理 考试创新 合理性 
考试测评的创新与发展——国际考试行业协会第20届年会述评
《中国考试》2019年第10期73-77,共5页冯卫东 袁理 
国际考试行业协会第20届年会以“考试中的创新——挑战·变革·发展”为主题,探讨了考试测评行业在信息网络技术浪潮下所面临的挑战、变革与对策,会议围绕考试安全与防范措施、考试信息分析与数据管理、人才评价与选拔、教育测量与心理...
关键词:考试创新 考试技术 考试安全 考试服务 会计资格考试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创新的攻坚战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6期25-29,共5页桑新民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项目"网络课程与现实课堂双向生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016ZD107)的部分成果
本文从剖析MOOCs的本质、动力、价值入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以学习方式变革推动课程教学创新和管理流程再造,阐释了"构建生成学习论""太极学堂""学习动力层次论""信息时代考试整体创新模型"等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学习方式 MOOCs 学习动力 考试创新 
考试创新应服务于学生能力发展
《大学(A版)(阅读独唱团)》2016年第3期27-27,共1页刘运喜 
2015年年初,一则新闻至今让我们回味: “据说这是山大某院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题,18分: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视与主流答案相符程度给分,完全不相符得0分。好吧,老师你赢了!”当高校期末考试正在紧...
关键词:期末考试 能力发展 学生 服务 创新 管理学院 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学业考试改革研究——基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下考试创新的分析被引量:3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余静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教育教学做合一模式研究与实践"(2013445)研究成果
在高职教育中,以产教结合、教学做合一为主导思想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传统的考试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学指挥棒的作用,表现出较多弊端。因此应以"做中学、做中教"为...
关键词:“做中学 做中教” 高职 创新 考试 改革 
考试创新
《教育》2016年第6期9-9,共1页罗琪 
关键词:创新 
如何让学生从“考试者”走向“创造者”
《考试周刊》2016年第12期181-181,共1页姜卓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怎样改变课堂评价模式,是每一名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改革 评价模式 考试创新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的组织与体育考试创新
《教师》2015年第28期108-108,共1页王菊喜 
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组织缺乏活力、形式单一,体育考试沿用文化考试的方法,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中职体育教学组织和体育考试提出了改革思路,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体育教学 组织 考试 创新 
注重阅读考试创新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被引量:1
《甘肃教育》2015年第15期82-82,共1页张希英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革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在教学指导和学习指导中的作用。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也应该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考试为例,从“创新考试内容”、“创新题目设置”和“创新考试形式”三个方面,...
关键词:阅读能力 考试创新 内容 题目 形式 
手抄报:初二思想品德课考试新形式
《成才之路》2014年第4期41-41,共1页施振华 
初二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心理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心,辅以道德情操和思想方法,把心理学知识、品德...
关键词:初中教学 思想品德 考试创新 手抄报 人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