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共生

作品数:211被引量:103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大荣彭艳琼徐磊王国红杨民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惠共生:生态农业发展的探索及其效果研究--以皖南马村为例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年第5期11-15,38,共6页何家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模式’的生态转型研究”(20ASH013)。
传统种植农业由于产量低而不得不转向依托化肥和农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但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皖南马村探索的稻鳖共生模式,将养鳖、种稻纳入到同一块土地之中,在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的情况下实现了生物之间的互惠...
关键词:生态农业 共生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研究被引量:49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2期55-73,共19页刘友金 周健 曾小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研究”(批准号17ZDA046)。
互惠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产业转移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应有之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能否形成双边产业的互惠共生,不仅决定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根基是否稳固,而且能够为回应某些别...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互惠共生 全球价值链 产业转移 
体教共生: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表现、机制与路径被引量:4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1-78,共8页夏力 熊焰 高玉花 杨华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研究”(编号:18BTYB020)。
体教深度融合、是重建新时代体教关系的价值取向,更是促进体教双方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有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以共生理论分析为指导,认为体教融合主体间存在共生理念淡薄、共生单元同质、共生模式固化、共生环境...
关键词:共生理论 体教深度融合 互惠共生 共生表现 共生机制 共生路径 
互惠共生:政府与农民互构式治理机制被引量:5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4-125,共12页孔令英 陈思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JY172)。
政府与农民的互构式治理意味着乡村治理现代化和长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现,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与“自下而上”的农民参与双轨道有效耦合。研究以社会互构论为认知范式,以“互惠共生”关系为视角,以红岩村“村民议事会”作为案...
关键词:乡村治理 政府治理 农民参与 社会互构论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论内涵、关键要素与逻辑结构被引量:2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28-136,共9页王可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覆盖供应链全过程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研究”(编号:17AGL016);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编号:18GLB033)。
基于共生理论、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阐释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各共生主体的复杂共生关系和治理机制。研究表明: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共治机制,方可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激励相容和各方协调行动;从产业基础、政策工具、监督质量、...
关键词: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多元主体 互惠共生 治理效能 
迈向互惠共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复合型模式——来自西北民族地区X县W乡的地方性经验被引量:11
《东南学术》2021年第6期186-195,共10页罗敏 陈宝玲 蒋慧琼 
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基层党建对社区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FG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困境与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XZZ006);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从‘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FJ2020ZTZ0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同于传统“单一式”土地流转模式,X县W乡的土地流转属于一种复合型流转新模式,即在“需求-供给”的理论框架下,W乡的土地流转模式既包括传统单一式的流转模...
关键词:农户 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 互惠共生 
互惠共生: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的成长模式——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被引量:1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6期155-164,共10页苏昕 付文秀 于仁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链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GL150)。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双重身份的优势作用,实现合作社与村集体的资源互补及利益加成,提升治理水平与效率,是合作社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与政府、村集体、农户、农业企业互惠...
关键词: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 共生理论 信任机制 互惠机制 成长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0-42,共13页卢祥波 邓燕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建设问题研究”(20&ZD16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四川省宝村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为个案,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形态。研究发现,集体与个体之间并非总是构成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互惠共生的。集体与...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内生性发展 互惠共生 
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基于双边价值链升级视角的研究被引量:26
《经济地理》2020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刘友金 尹延钊 曾小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46)。
实现互惠共生是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共生理论框架下,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作为"一带一路"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的质参量,采用2003—2017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7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以及两步SY...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互惠共生 价值链升级 “一带一路” 中介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及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6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46-150,共5页李源 闫民 梁勤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TY045);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公派博士后项目(201708515016)。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关系及协同发展路径。在当前举办的中国武术节中,存在3个共生单元:武术节、主办方与地域武术,这三者之间形成了3种不同的共生关系。其中:中国武术节与主办方、中国...
关键词:武术节 地域武术 武术文化 互惠共生 协同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