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论

作品数:39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丁为祥何静王培友徐建勇蔡方鹿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心学的多重意蕴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3-153,共1页蔡方鹿 刘祺 
中国心学具有多重意蕴:一是广义的心学,凡重视心,对心及心与诸范畴的关系展开系统论述的即是广义之心学,包括儒家心性之学等;二是佛教、道教心学,其以心本论为特征,并对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心本论心学,指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万...
关键词:宇宙万物 心本论 心性之学 多重意蕴 心学 道教 佛教 儒家 
从心本论到身本论的体悟和实践——徐樾传承发展泰州学派贡献研究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9,共5页张荣良 
在泰州学派传承发展过程中,徐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思想上,他是心斋大成学衣钵传人,亲身经历了明代理学从心本论向身本论转变过程,传承发展了“百姓日用即道”等理念;在学术影响上,将泰州学派从淮南一隅拓展至江西、贵州、山东...
关键词:徐樾 心本论 身本论 泰州学派 传承发展 
中国心学的多重意蕴
《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5期23-31,211,212,共11页蔡方鹿 刘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17ZDA010)。
中国心学具有多重意蕴:一是广义的心学,凡重视心,对心及心与诸范畴的关系展开系统论述的即是广义之心学,包括儒家心性之学等;二是佛教、道教心学,其以心本论为特征,并对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心本论心学,指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万...
关键词:中国心学 多重意蕴 广义的心学 佛教、道教心学 心本论心学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学理基础、存在问题与研究策略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56-57,共2页王培友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之“理学”,指的是以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学派(理本论),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学派(心本论),以张载、王廷相等为代表的气学学派(气本论),以胡宏、张等为代表的湖湘学派(性本论),以及邵...
关键词:湖湘学派 王廷相 陆九渊 心本论 宋明理学 气本论 叶适 胡宏 
汉代经学视域中的文艺本源论
《中国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73-88,共16页郭明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代经学与中国文论”(13CZW009)阶段性成果
经学是汉代文艺理论孕育与发展的温床,汉儒关于文艺本源的认知亦多从经学化出。在先秦“诗言志”说的基础上,汉代经生对“志”为诗之本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但也进行了道德化限定与政治性规范。受性情论影响的“情本论”,虽然注意到...
关键词:汉代经学 文艺本源 志本论 情本论 心本论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学理基础、存在问题与研究策略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94-97,共4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代理学诗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21AZW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重大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为20ZDJ02。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之“理学”,指的是以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学派(理本论),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学派(心本论),以张载、王廷相等为代表的气学学派(气本论),以胡宏、张栻等为代表的湖湘学派(性本论),以及...
关键词:湖湘学派 陆九渊 王廷相 心本论 气本论 张栻 宋明理学 叶适 
儒家群体共识理论的养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02-202,共1页宋志明 
关于儒家的群体共识,在中国建立大一统社会之前,孔子表述为仁学。孟子和苟子从不同角度证明设置仁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大一统社会建立之后,董仲舒概括为三纲五常,相当长时间内为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宋明理学家分别建构气本论、理本论...
关键词:可行性和必要性 宋明理学家 群体共识 三纲五常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心本论 气本论 以儒治国 
“事在人为”说“心”“事”——读杨国荣教授《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的若干思考
《哲学分析》2022年第4期17-29,196,共14页彭国翔 
在阅读杨国荣教授近著《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的基础上,受该书启发并作为对该书的回应,本文试图进一步思考该书涉及的两个基本的本体论问题:在“心”与“事”二者之间,“人之所以为人”更应当由何者来界定在“心”与“事”二者之中,何者...
关键词:“心” “事” “心本论” “事本论” 
从“心本论”到“仁本论”——“仁本论”超越“心本论”的可能与必然
《唐都学刊》2022年第4期39-46,共8页雷达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本体”主要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三种观点。就“心”而言,其在先秦儒学中存在“人心”与“天心”两种诠释路向。宋明时期,“心”历经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诸儒,至王阳明最终完成其本体化进程,实现...
关键词:  仁本论 心本论 
从性本论到心本论:薛瑄心性本体论的理论契机
《运城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1-16,共6页龚瑞 
薛瑄的心性本体论是以“性”“心”为本体而展开的,这是他在继承儒家心性之学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性”和“心”进行的深入论述。这种心性本体论自宇宙间天地万物生成的性本体转变到以“心”为中心的心本体,在性本论向心本论的...
关键词:性本论 心本论 心性本体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