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

作品数:594被引量:7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雷励刘华江张渭毅杨小卫孙玉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编校差错扫描(三十四)
《咬文嚼字》2021年第6期45-47,共3页王敏 
【错例】常喝梗米粥,可健脾养胃。【简析】“梗米”应为“粳米”。“粳”(jīng)和“梗”(gěng)都是形声字,两者区别在形符。“粳”从米,本义指粳稻。“粳”在《说文解字》中写作“秔”,另有异体“梗秔,稻属。……梗,秔或从更声。”《...
关键词:《说文解字》 集韵 形符 形声字 健脾养胃 两者区别 规范化 
稿费不能“闶起来”
《咬文嚼字》2020年第9期22-22,共1页新德 
2020年6月13日《上海老年报》第8版《岳母的拒绝》一文说:岳母要“我”把稿费“阅起来自家用”。“阅起来”应是“园起来”。园,音kàng,方言。《集韵·四十二宕》:“藏。”义为隐藏。《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小姑嫌少心不...
关键词:中国歌谣 集韵 稿费 
说“心”道“芯”
《咬文嚼字》2013年第4期34-34,共1页江初祥 徐有修 
心,象形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存在了,字形如心脏之轮廓,本义指心脏。心脏位于人体中央,"心"引申指中心。芯,形声字,从艹心声。芯字产生较晚,《说文解字》未收,到宋代的《集韵》始见,
关键词:“心” 《说文解字》 《集韵》 象形字 甲骨文 心脏 形声字 字形 
“朴”作姓用读什么音
《咬文嚼字》2012年第6期21-22,共2页金文明 
在新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朴”字都收录了四个音义,其中作为姓氏义的“朴”只有一个读音piao。然而在古代,作为姓氏的“朴”还有其他两类读音:其一,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九月,巴七...
关键词:“朴”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裴松之注 《集韵》 三国志 收录 
“应玚”的“玚”怎么读?
《咬文嚼字》1999年第8期34-35,共2页郑茵 
三国时的魏国有位文学家应玚,字德琏,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辞源》《辞海》和《中国人名大词典》都收有他的专条,但其姓名中的“玚”字应该怎么读,有的词典不加说明,有的虽然注了音,却又自相矛盾,使读者无所适从。
关键词:“建安七子” 中国人名 《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三国时 《集韵》 语音规范化 宗庙 相矛盾 裴松之注 
“牯”不是“牝牛”
《咬文嚼字》1999年第7期30-31,共2页周云汉 
《辞海·牛部》:“牯(g(?)古),母牛;也指阉割过的公牛。又泛指牛。”《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大致相同。这个注释显然是错误的:“牯”系指公牛,也泛指猪、羊、狗等畜兽之雄性者;无所谓阉不阉,也无所谓“泛指牛”,牯就是牯。
关键词:《说文》 《玉篇》 《汉语大字典》 牝牛 《辞源》 《现代汉语词典》 《广韵》 《汉语大词典》 处于权威地位 《集韵》 
“綡”字的风波
《咬文嚼字》1999年第4期14-14,共1页元丁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姓名类》中有“王綡不识自名”条,说的是 康熙间,蒲城王孝斋名綡,谒选县令,唱名者读綡为梁,王不应。唱至再三,王趋进曰:“知县名读如京。而呼作梁,未敢应耳。”吏部哄然曰:“汝进士出身,即尔名尚不识耶?
关键词:进士出身 “综” 《玉篇》 《仪礼注》 《清稗类钞》 “声” 《广韵》 吏部 《集韵》 康熙年间 
一则凝冻的远古阳鸟神话——“暹”字渊源考
《咬文嚼字》1997年第12期13-14,共2页詹鄞鑫 
“暹”(xian)这个字,早期字书如《说文》《玉篇》等都未收录,始见于宋人编的《广韵》《集韵》等韵书;义为“日光进也”或“日光升也”,表示太阳升起前进的动态。“暹”字的出现看似很晚,其实它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并蕴含着一个遥远的神...
关键词:《广韵》 《集韵》 汉字结构 韵书 太阳 字书 神话故事 《玉篇》 《说文》 日光 
“羽”和“雨”被引量:1
《咬文嚼字》1996年第10期20-21,共2页张再兴 
“羽”字甲骨文写作(?),像鸟的羽毛之形。它有一个从“雨”的异体字“(?)”(《集韵·噳韵》)。而“羽”和“雨”之间的这种联系现象在古汉语中并非仅此一例。“雪”,甲骨文写作(?),从“雨”从“羽”。“雩”字甲骨文写作(?),在战国金文...
关键词:甲骨文 《说文解字》 异体字 古汉语 释名 集韵 羽毛 语言文字 文献 古音 
古汉语同音假借字不是别字——和刘金先生商榷
《咬文嚼字》1995年第4期32-34,共3页金文明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如果有人把“抛锚”写成“抛毛”,把“请你带个话”写成“请你代个话”,尽管“锚”和“毛”、“带”和“代”读音完全相同,还是会被说成写别字;但是,在古汉语作品中,人们看到“早起”写成“蚤起”(《孟子·离娄下》)...
关键词:同音假借 古汉语 象声字 别字 现代汉语书面语 《集韵》 《西游记》 《元曲选》 五谷丰熟 《正字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