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

作品数:3552被引量:407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立早马际娥张海钟俞国良刘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临沭县教育局南京师范大学厦门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巧用心理效应 助力中考复习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年第14期66-67,共2页杨欢欢 周智宁 
江苏省南京市首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四有’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宁教初(2020)14号。
如何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可以借用自己人效应、连续效应、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科学指导中考复习,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关键词:中考复习 自己人效应 连续效应 蝴蝶效应 木桶效应 
教学中的几个心理效应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72-72,共1页张国强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就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觉得你是亲切的“自己人”,大家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学生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解放”,在行动上不怕犯错,才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尽情发挥。所...
关键词:心理效应 教学 课堂氛围 学生 认同感 安全感 政治课 
巧用心理效应 助力政治教学被引量: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马春霖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正确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力避一些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就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效应 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巧用 心理现象 社会生活 负面影响 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应克服几种不良“心理效应”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杨莉丽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角度讲,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心理效应”。
关键词:“心理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学角度 学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激发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心理效应初探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期40-41,共2页曹群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说:“我要是把草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心理效应 学习兴趣 “欲” 激发  草料 教学 
班级管理应克服几种不良“心理效应”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7期21-22,共2页李本华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方面讲,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心理效应”。
关键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 心理学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德育效果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1期14-15,共2页马际娥 
德育过程是思想撞击思想,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巧用心理效应,能够让德育走过学生的心灵,使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德育效果 心理效应 巧用 德育过程 事半功倍 心灵 教师 学生 
警惕八个心理效应的认识误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第11期11-12,共2页李永龙 孙晓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常常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要知道,有些积极的心理效应也有其副作用,如不注意有可能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提高认识,运用时要谨慎把握,...
关键词:心理效应 认识误区 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效果 事半功倍 负面影响 提高认识 教育者 
利用心理效应 提高德育实效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16-18,共3页李永龙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得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实用的科学,也是很好的教育工具,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起到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 德育实效 利用 教育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工具 积极因素 教育手段 心理学 学生 
遵循心理效应 提高政治课教学时效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林文杰 
关键词:政治 教学时效 素质教育 圆桌效应 教学过程 牛犊效应 中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