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依据

作品数:124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禄晓平王诗群刘树林丁力高翔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博爱论》,向世陵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11月,55万字
《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6期82-82,共1页
博爱是中国文化本来的精神。作为儒家博爱论专题研究的创新性成果,本书着力发掘儒家仁学本有的博爱蕴含和普遍的人道关爱资源,澄清近代以来对儒家仁爱-博爱观念的误解,全面系统地阐明中华文化的博爱基因、儒家博爱观的思想本质与价值指...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 创新性成果 价值构建 基层社会管理 慈善救助 博爱观 儒家仁爱 心理依据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易中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最近,反对虐待动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呀?这就先得说清楚,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虐待”。为什么呢?就因为人性中有一条道德的底线,同时也是起点,叫“恻隐之心”。...
关键词:虐待 动物 恻隐之心 心理依据 推己及人 人性 道德 受难 
体育中考生考前紧张情绪的探讨
《新校园(上旬刊)》2012年第2期146-146,共1页金珍强 
近年来,尽管体育中考考试评分标准没怎么变化,但是体育考试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大多数体育中考生在考前的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帮助考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为保证竞技状态的发...
关键词:体育考试 紧张情绪 中考生 考前 评分标准 心理调整 心理依据 竞技状态 
教育要着眼于“心”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33期93-93,共1页陈荷玉 
我在平时工作中常常发现很多教师看到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通常会把学生找过来就他们的错误狠狠地批评和教育一番,然后学生一言不发、低头认错,表示要改正错误,一次所谓的教育就算结束了,而时隔不久这名学生可能又会犯上同样的错...
关键词:教育转变 “心” 心理分析 行为举止 行为表现 思想根源 心理依据 教育案例 
“闻过”是否“则喜”
《教育艺术》2009年第4期58-58,共1页毛志高 
“闻过”是否“则喜”?提出这个疑问不是要咬文嚼字,而是想为批评找点心理依据。孔子称赞子路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意思都是说子路听到别人批评他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子...
关键词:咬文嚼字 心理依据 子路 批评 
最真实的需要--评《道德需要论》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2期108-108,共1页宋瑛 
关键词:道德需要 需要论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发生 个体道德 道德原则 心理依据 社会和谐 
认识“品德的形成”的“先行组织者”被引量:2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126-128,共3页邝廷舜 
关键词:品德形成 先行组织者 公共课心理学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心理学 心理依据 理论根据 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 
唤醒儿童心中的缪斯——20世纪外国音乐教育体系之心理依据的分析
《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96-96,共1页刘欣 
关键词:20世纪 外国 音乐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 心理学 理论基础 
强化有效心理与矫正不良品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2年第19期32-33,共2页代启鹏 
关键词:不良品行 消极心理因素 品行不良 教育措施 是非感 道德准则 心理依据 积极心理 道德行为准则 积极因素 
评价超市收银员的心理依据
《发展》2002年第2期31-31,共1页王永评 
关键词:超级市场 收银员 评价 体态语言 素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