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观众

作品数:27被引量:10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雷雳郭菲郭菲刘建榕鹿美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经济与管理》《大众心理学》《新闻传播》《青年探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错失恐惧与大学生“社恐”:假想观众和上行社会比较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月刊》2024年第19期96-98,101,共4页孙影 苗晓雯 叶丽霞 
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人文社科项目(2022WQNCX275);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3JDSZ3171)
目的探究个体如何从错失恐惧过渡到“社恐”行为的心理状态,构建大学生“社恐”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方法2023年10月~2024年1月,采用方便取样法,使用错失恐惧量表、假想观众观念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555位在校...
关键词:错失恐惧 假想观众 上行社会比较 社恐 大学生 
唤醒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白日梦——基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视角
《大众心理学》2023年第6期25-26,共2页呼泓敏 
“呼老师,有时间吗?我班学生想找你咨询。”这天课间休息时,我接到班主任李老师的求助电话。很快,李老师介绍的女生小欣在同学的陪伴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该来访者看上去比较文静,但情绪有些激动,还没等说上两句,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
关键词:形体课 中职学校 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 求助电话 女同学 李老师 人际交往 
“独乐”还是“众乐”:仪式人数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年第4期95-105,共11页卫海英 余小敏 刘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2077)。
随着独居群体人数的攀升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新独居时代正逐步到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独居群体赖以缓解压力和孤独的群体仪式受限,个人仪式异军突起,而以往的研究更多揭示群体仪式效应,鲜有结合人数效应对比群体仪式与个人仪式对消...
关键词:仪式人数 产品偏好 自我觉知理论 私我觉知 假想观众 
线上客体化经历对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影响:性化享受的中介与假想观众观念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6期1286-1289,1306,共5页易洪湖 黄明明 
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JY162037);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SZUPXYJ2019-102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9JY5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XL18104)。
目的:探讨线上客体化经历对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线上客体化经历量表、性化享受量表、假想观众观念量表和身体监视量表对566名在读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线上客体化经历、性化享受和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彼...
关键词:线上客体化经历 自我客体化 性化享受 假想观众观念 女大学生 
初中生亲子亲合对学校疏离感的影响:假想观众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心理研究》2021年第4期369-374,共6页杜岸政 滑茜斐 田丰 
为探讨初中生亲子亲合与学校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及假想观众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问卷、亲子亲合问卷、假想观众量表对139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亲子亲合与假想观众、学校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假...
关键词:初中生 亲子亲合 假想观众 学校疏离感 
青少年假想观众对社交应用使用的影响:自我呈现和积极反馈的多重中介作用被引量: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3期581-585,共5页戴虹 郭菲 陈祉妍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想观众与社交应用使用之间的关系及自我呈现、积极反馈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假想观众量表、自我呈现问卷、积极反馈问卷、社交应用使用强度问卷对897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假想...
关键词:假想观众 自我呈现 积极反馈 社交应用使用 
为什么你要做那些无用的事——机器人创意达人西蒙妮·吉尔茨幽默感爆棚的TED演讲
《喜剧世界(上)》2019年第9期52-53,共2页西蒙妮·吉尔茨 
大家好。我是Simone。人们总是告诉你当你在舞台上感到紧张的时候,假想观众都没穿衣服就好了。说的就像这真能让你感觉好点一样。但是我一直在想——想象你们都没穿衣服实在有点不太对啊。我们都有在努力克服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
关键词:幽默感 假想观众 机器人创意 
利用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促进有效教学
《祖国》2019年第15期175-176,共2页徐杨杨 
长期以来,以自我中心的学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少年自我中心的形成与其所受的教育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大多数关注点都在于如何去解除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
关键词:自我中心 假想观众 个人神话 同伴关系 有效教学 
假想观众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7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1期74-77,共4页杨鹏飞 宋玉红 连帅磊 柴唤友 孙晓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400887);华中师范大学专项资金项目(CCNU15A02043)的资助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想观众、社交焦虑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假想观众量表、社交焦虑问卷、朋友疏离感量表和亲人疏离感量表对1473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在假想观众、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和...
关键词:假想观众 社交焦虑 疏离感 青少年 
父母成长:成就最美的遇见——推荐《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少年儿童研究》2016年第10期54-57,共4页韩惊鸣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美国三位教育专家写给父母的一本书。作者认为,父母需要与孩子一同成长,要成为主动型家长,不断反思,谨慎用心,摒弃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提高自我觉察能力,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这些观点对...
关键词:自我觉察 主动型 一本 假想观众 网络成瘾现象 亲子关系 人生导师 社交网络 别人家 梅丽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