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配制度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松龄胡培兆施雯郭广迪杨宝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经济评论》《中外企业文化》《学术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我国民办高校期权激励的法理基础和政策建议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8年第9期3-3,共1页侯红梅 
期权激励是一种让激励对象分享学校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将所有者、经营者、核心员工等三者利益结合起来的激励制度和价值分配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期权激励机制 法理基础 民办高校 政策意见 收益分配制度 价值分配制度 治理结构理论 制度安排 
如何保证绩效考评与价值分配的公平性 绩效成绩的纠偏工具——“大绩效”概念下的成绩捆绑与校验处理被引量:2
《人才瞭望》2004年第4期16-17,共2页吴忧 
关键词:绩效考评体系 价值分配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 岗位绩效 企业管理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9-12,共4页杨宝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必须与时俱进,在坚持的基础上对其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生产要素 社会生产力 价值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不存在所谓的价值分配制度吗——与郭广迪先生商榷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34-34,共1页李松龄 
制度指的是规范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则或行为准则,经济学理论、伦理学原理和法律等都可以被认为是作为规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制度。分配制度指的是规范人们的分配活动的规则或行为准则;价值分配制度则是指分配活动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
关键词:价值分配制度 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 剥削 
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制度研究被引量:5
《经济师》2003年第8期117-118,共2页施雯 
文章通过建立知识型员工流动的模型 ,并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加以分析 ,提出要实现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必须从激发激励因素 ,改善保健因素入手 ,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制度。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制度 员工流动 信息经济学 激励因素 价值分配制度 股票期权 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文化 
存在着所谓价值分配制度吗——与李松龄同志商榷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2-16,共5页郭广迪 
人类社会被分配的对象只可能是财富而不可能是价值,因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也不可能出现所谓价值分配制度。本文对分配制度的安排是否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所谓价值分配制度是否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以及马克思是否认为或主张被分配的对象...
关键词:分配制度 价值 财富 客观经济条件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财富分配制度与价值分配制度被引量:1
《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李松龄 
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劳动价值论者认为 ,价值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价值 ,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效用价值论者认为 ,财富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财富 ,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的是按劳分...
关键词:财富 价值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原则 财富分配制度 价值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被引量:26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31-36,共6页胡培兆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无差别的不受剥削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到了该抛弃旧的剥削观念的时候了 ,要给剥削重新定义。劳动有社会属性 ,价值生产没有社会属性 ,只有统一的市场属性。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是活劳动创造的 ,但劳动要能创造...
关键词:社会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 剥削理论 
企业如何建立岗位工资制度被引量:3
《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第5期49-50,共2页林泽炎 
关键词:企业 岗位工资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 价值分配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