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类现象

作品数:30被引量:28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学锋俞士汶马积善陆俭明胡明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应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楼梦》续书的战争叙事探析——论才子佳人与英雄传奇的题材“兼类”现象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6期214-229,共16页李远达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战争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2FZWB1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楼梦》续书中涉及战争叙事的有六种,其中《红楼复梦》《绮楼重梦》和《红楼圆梦》有五六回之多,占到全书两成篇幅。其与人们对《红楼梦》续书主要描写闺阁题材的主观印象不符,值得深究。《红楼梦》续书战争叙事继承了明清之际才子...
关键词:红楼梦 续书 叙战格套 “兼类” 多元化 
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批评认知及常态化研究策略
《宜春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2-76,107,共6页谢明镜 蔡羽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缺失的兼类现象批评认知”(项目编号:2023YRB02)。
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语言事实中动态变化的语法现象。兼类现象的研究往往依赖于《现代汉语词典》,而《现代汉语词典》兼类词词类标注的缺失表明:兼类词只是兼类现象在词典里的部分反映,是兼类现象的子集,二者的不平衡动态...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兼类 词类活用 
兼而美之--浅谈《九州缥缈录》的“兼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7期48-49,共2页段立志 
在现代汉语中,兼类本意是指一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借用到文学批评领域,大抵可以看作某个作品杂糅了诸多类型小说的创作模式和风格,或者同时具有了“严肃”和“通俗”的双重气质。无论是把目光局限在类型小说中间,还是放眼严肃...
关键词:江南 《九州缥缈录》 文学的 “兼类”现象 
现代韩国语的兼类现象与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东疆学刊》2020年第4期111-117,128,共8页王礼亮 林文燕 雷思慧 
基于“韩国《新国语词典(第五版)》词类标注数据库”的建设成果,并通过与现代汉语、英语兼类数量及类型的对比,可以发现现代韩国语的兼类数量及兼类类型与现代汉语和英语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通过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指导下的兼类现象...
关键词:现代韩国语 兼类现象 索绪尔 组合与聚合 
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动名兼类现象再讨论被引量:7
《辞书研究》2020年第4期1-8,I0001,共9页俞士汶 朱学锋 刘扬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77227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6BYY13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ZDA295)的支持。
词的兼类问题及其处理策略是历久弥新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兼类的研究,然后参照生成词库理论,对其中最受关注的动名兼类现象再次进行讨论。根据陆俭明教授从汉语教学需要出发对兼...
关键词:生成词库理论 兼类词 动名兼类 名动词 语义角色 
现代汉语词汇兼类现象初探
《双语学习》2018年第6期7-9,共3页迪丽拜尔·艾依提 
词汇兼类现象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本文先阐述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进而讨论兼类词的特点和判定标准, 并以此为标准对兼类词的兼类情况进行整体分析.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词汇兼类分析 
韩国语汉字前缀的兼类现象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8-64,共7页赵岩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12JZD014)
韩国语汉字前缀的范畴边界存在模糊性,部分汉字前缀同时具有词根、冠词、副词、后缀、依存名词等兼类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汉字前缀的兼类现象。根据兼类功能把兼类汉字前缀划分为3个典型性层级。其中兼有词根功能的汉字前缀的数量最多,它...
关键词:韩国语 汉字前缀 兼类现象 
英汉介词的兼类现象及其互译对比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84-86,90,共4页王冬梅 
英语和汉语虽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但它们都有兼类介词。英汉兼类介词不但来源有别,而且功能不尽相同。就语法功能及词汇意义的范围和变化而言,英语兼类介词远比汉语兼类介词活跃,搭配和联结能力更强,所以两者对译时应注意各自的语法功...
关键词:英汉兼类介词 语法功能对比 互译方法 
从“家族相似性”看语言范畴的模糊性——以英汉词类兼类现象为例被引量:6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23-26,34,共5页马军 
文章借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的语言哲学观,从形式、功能和意义的角度出发考察英汉语中主要词类的兼类现象,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指出,当语言学家在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类的时候,始终无法做到在各类语言范畴之间划出一条清晰...
关键词:家族相似性 兼类 语言范畴 模糊性 
从两种词表看名、动、形兼类的处理被引量:15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31-39,共9页安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02BYY030);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现代汉语基元词研究"(豫高教[2003]100号文件)成果的一部分
目前对兼类词性质的认识大体相同,但对兼类现象的具体处理不尽一致。本文在全面统计两种词表的基础上,得到兼类现象中以名、动、形兼类为主而动名兼类最多的认识。在常用词范围内,两种词表对名、动、形兼类的处理全同的只占三分之一左...
关键词:兼类词 名动形兼类 现代大众一般语感 语义转类 语法转类 词表 兼类现象 全面统计 词典释义 常用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