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

作品数:209被引量:2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俊杰魏本亚王明召毕华林戴加平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教育部广州大学北京景山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教学(上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被引量:20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3-4,共2页戴加平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并非推倒重来,恰恰是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等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梳理与概括、继承与发展以及提炼与升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建构历史的核心途径,既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等作为支撑,...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改变学生“简陋思维”的历史解释教学被引量:13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4-6,12,共3页朱能 
“简陋思维”,是我杜撰的一个名词。我用它来概括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一种思维现象,即解读历史现象简单而缺乏深度、偏狭而缺乏宽度、绝对而缺乏容度。我理解的“历史解释教学”是指我们把历史解释设计成学习过程,学生由此获得历史理解...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制造“历史解释”的途径:第一手史料与冲突性问题被引量:7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6-8,12,共3页方军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素养,一方面需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在解释的过程中,复可鲜活地展现出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因此无疑地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制造出“历史解释...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8-9,12,共2页王少莲 
史料是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史家们对史料各有不同分类。傅斯年先生把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前者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后者则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被引量:10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10-11,共2页虞文琳 
课堂中的“历史解释”是学生建构历史的核心途径。下面我以人教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片段为例,谈几点实施策略。一、区分“史实”与“史论” 课堂伊始,我的提问是:本课内容有几目?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结论?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及其意识的养成被引量:16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11-12,共2页余文伟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