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温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故事命题高中新课标历史解释舞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教学(上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制造“历史解释”的途径:第一手史料与冲突性问题被引量:7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6-8,12,共3页方军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素养,一方面需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在解释的过程中,复可鲜活地展现出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因此无疑地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制造出“历史解释...
关键词: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高中新课标 
论历史通感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年第4期49-52,共4页方军 
要论历史通感,自然必须先回到"通感"上来,否则会给人一种郢书燕说之感,弄清了"通感"为何物,我们方可在此基础上,探讨什么是"历史通感",进而才有探讨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生发的可能性。笔者不揣谫陋,草成此文,尚祈教于方家。
关键词:历史通感 涵义 教学运用 
磨题故事:与课标的对话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年第4期63-66,62,共5页方军 
命题是一个故事,而磨题是这个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一幕,它使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我们往往知道故事的开头,却想不到故事的结尾。在市教研员沈清老师的召集下,我们这个小团队每年都会有几次聚会,一起开展磨题活动,其间的质疑与释疑,辩...
关键词:课标 命题 基础课程 回归 
论历史文本解读的逻辑——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方军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作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文本解读 逻辑 
恢复或重建社会秩序——人民版《百家争鸣》的教材分析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年第8期61-64,共4页方军 
人民版《百家争鸣》的编写体现了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①课文分“孔子和早期儒学”“老庄之学”“法家思想”“墨家的主张”四目介绍了儒道法墨四家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除了介绍开创者孔子外,还介绍了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
关键词:百家争鸣 秩序 争辩 吸收 
命题故事:一则材料的舞蹈被引量:2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方军 
命题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但很多时候,教师都纠结于“要我命题”与“题要我命”之中,如何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的确是一个难解之结。本文试图以叙事的笔触,复原笔者围绕一则材料的命题实践,庶几对解决上述问题有...
关键词:命题 儒学 经典材料 专题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