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性

作品数:257被引量:38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冽汪胤贾文浩刘援朝王时中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切合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22-23,共2页王时中 
从“历史科学”到“社会科学”:韦伯“理念型”构造韦伯强调,对历史个别性的“理念型”的理解,需要反对三种混同的形式:一是将社会科学的内容视为历史现实的真实;二是将社会科学的认识当作“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历史被削足适履;三是...
关键词:个别性 社会科学 普洛克路斯忒斯 实体化 理念型 韦伯 
如何构建切合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形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1期11-12,共2页王时中 
一、从“历史科学”到“社会科学”:韦伯“理念型”构造的新康德主义坐标如果社会学是“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那么,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既不可能是自然科学的因果性法...
关键词:个别性 新康德主义 如何构建 社会科学 解释性 因果性 理念型 社会学 
社会服务评估中的三个乱象
《社会与公益》2018年第4期90-91,共2页姚进忠 
在很多行业,提及评估,大家都是一脸苦相。它总是和整材料这样令人生厌的事情紧紧联想在一起。评估者总是希望能一标评全部,以理性和科学思维评定一切。被评估者总会有各种理由来说明自己项目的个别性和特殊性,抱怨评估的不合理性。...
关键词:服务评估 社会工作 政府购买服务 不合理性 科学思维 评估者 特殊性 个别性 
追求完美司法
《人民检察》2013年第7期30-31,共2页苗勇 
法律规范是抽象的,都是对某一类社会现象共性内容的概括,属于一般性的调整,不可能包含客观事实的一切因素。否则,具有普遍性的法律也就无法制定出来。但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件,却是千差万别的,就好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关键词:司法 法律规范 案件事实 社会现象 现实生活 法的功能 普遍性 个别性 
理想型社工
《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第18期57-57,共1页王瑞鸿 
我特别钟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一个分析工具——理想型。所谓理想型,是韦伯超越个别性和特殊性.探讨共通性和规律性,从而对社会现实进行解释和批判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对于快速发展而且纷繁多样的当今中国社会工作来...
关键词:理想型 社工 分析工具 社会学家 社会现实 社会工作 马克斯 个别性 
ことばの意味(下)
《日语知识》2003年第9期2-2,8,共2页玉村文郎 
3意味の個别性と具体性 言語にっぃて論じるときには,どんな場合にも意味を舞視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ぃ.言語学者は抽象的な記号として言語を( )察することが多ぃが,一般人は常に特定場面で使ゎれた言語表現の全体的な意味に反応するだけで...
关键词:“ことば” 意义 日语 社会性 个别性 具体性 言语主体 词语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与个别性初探被引量:4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81-83,共3页俞学炜 周华明 
本文对职业教育的的社会性与个别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与社会要求和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性 导向 个别性 
精确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个别性述评
《第欧根尼》1994年第1期1-21,115,共22页雅克.阿梅 乔亚 
加拿大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和加拿大研究院长联合会基金
关键词:个别性 生产形式 回溯方法 任意性 社会形式 社会学史 使人 马克思著作 不变量 方法论问题 
个别性与社会性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年第2期28-28,共1页邱庆国 
个人是组成群众的基本单元。人的个别性,表现在为人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而生活。个性如果达不到这一项基本要求,必然会造成紧张、愤怒、诋丧以及其他种种代替性的活动。如果这种个别性行为被外界剥夺,就会产生一种反抗性,或矫正性生理反...
关键词:社会性 个别性 大型化 基本单元 当代科学技术 性行为 生理学 反抗性 组织规模 适者生存 
论蔡仪的美学思想被引量:1
《河北学刊》1986年第3期91-94,共4页郗吉堂 
蔡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多年来,蔡仪先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对我国的美学文艺学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自己完备的科学的美学理论体系和文艺理论体...
关键词:蔡仪 美学思想 美的观念 个别性 社会美 美的规律 人的本质对象化 《手稿》 美感论 美学观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