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论

作品数:54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一宁祁志祥朱立元张天曦黄仲山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哲》《世界宗教研究》《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游记》中“以图释武”的读图美感论析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安汝杰 
2021年度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西游记》‘功夫论’的哲学诠释”(课题编号:JSSCBS20200602)的阶段性成果。
《西游记》中“以图释武”的逻辑起点与作为修心寓言的整部小说的哲学美学本体相一致。武艺是心境状态的反映。以武降妖、以武降怪的本质就是去除习武成圣、修以成佛漫长道路上的私心杂念,使本有的明净之心得以还原。“以图释武”的美...
关键词:《西游记》 “以图释武” 读图美感 
“非对象化”美感论何以可能?——《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评介
《艺术评论》2024年第3期149-158,共10页刘春阳 
标识性概念是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审美非对象化”正是这样的标识性概念。邹元江自2000年提出“审美非对象化”观念以来,一直致力于破除审美领域“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并在此领域深耕,先后出版了《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
关键词:《艺术审美非对象化思维》 非对象化 意象 美感论 
“味”与“Taste”的中西互释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57-58,共2页戴文静 
当代海外中国研究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中西之间展开跨语际、跨文化的深层对话。籍于此,本文从语言哲学层面考辨《文心雕龙》元范畴“味”在海外言述场域中的各类译释,揭其人思之理中的遮蔽或发明之处,进而从诗学层面思考中西方美感...
关键词:《文心雕龙》 海外中国研究 深层对话 元范畴 中西互释 美感论 跨语际 跨文化 
中国古代美学“感情”范畴的重构与美感论知识体系的完善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2-81,共10页方英敏 程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身体美学的元问题研究”(21XZX006)。
在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中,自觉于中西传统美学的根本差异,重构“感情”范畴的哲学、美学内涵,才能真正显示它对于完善美学的美感论知识体系的价值所在。从哲学层面看,中国哲学的“感”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觉”“感知”,而是存在论意义...
关键词:美感论 感情 移情 学科建设 知识体系 
论张祥龙美学观对现象学的接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8-65,共8页牟方磊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胡塞尔意识现象学视域内的审美意象理论研究”(20B389)。
为了实现现象学方法的美学开展、接续并发展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张祥龙在深入接受现象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观。其“美感论”中的“美感体验论”接受了胡塞尔的“直观”说和海德格尔的“体验”说,“美感居中论”接受了胡塞...
关键词:张祥龙 现象学 美感论 审美对象论 胡塞尔 海德格尔 
超越性:蒋孔阳面向未来的美感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年第1期26-31,共6页张弓 仇强祥 
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性研究的地方方案——上海以人民为中心办国际电影节为例”(YB2020A02)。
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多层累、开放性、创造性的“实践创造论”美感论。这个美感论超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庸俗社会学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等多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体;超越单一心理因素的美...
关键词:蒋孔阳 实践创造论美学 美感论 超越性 
古谱诗词表演美感论
《中国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196-212,333-334,共19页杨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乐记集校集注》(编号:17FYS005)阶段性成果;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8-A-04-(038)-0569)阶段性成果
古谱诗词作为听觉艺术、声音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审美。歌者要以词义为中心,结合历史人文背景,构建和丰富诗词中的情节。歌者要从言者的限知视角出发,通过语气、表情、动作,反映情绪、趣味,塑造言者的性格。古谱诗词有细腻而丰...
关键词:古谱诗词 美感 情节生动 形象鲜明 时空流转 情景交融 随物赋形 韵味无穷 
“艺术现代性”的反面历史——评雅克·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68-72,共5页黄雅婷 
雅克·朗西埃作为法国当今重要的哲学家,以其对政治的敏感,艺术批评的尖锐形成的独树一帜的思想而影响深远。《美感论》是雅克·朗西埃关于艺术的理解与透视,也是最新译介到国内的朗西埃著作之一。该书以时间为记忆线索展开对于西方艺...
关键词:雅克·朗西埃 美感论 艺术现代性 审美体制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451-451,共1页 赵子龙(译) 卢春红 
该著分析了14个发生于文学和艺术世界的事件或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艾吉所拍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在美术馆的一次到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场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
关键词:赫拉克勒斯 马拉美 阿拉巴马州 艺术现代性 日常经验 温克尔曼 爱默生 美感论 
重返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吕荧朱光潜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174-181,共8页韩存远 
在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吕荧与朱光潜围绕美本质、美感等美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细察之,他们关于美本质与美感问题上的看法同异相间:两人美本质观都呈现出极强的主体性特征,且均承认社会因素在"美"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两人...
关键词:吕荧 朱光潜 美本质观 美感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