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

作品数:14463被引量:21192H指数:6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淳刘庆柱袁靖陈胜前陈星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发现与研究
《黑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9-22,共4页李梦雪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俄罗斯靺鞨—渤海考古资料整理、译介与研究”(18VGB001);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俄罗斯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研究”(YJSCX2022-135HLJU)。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发掘清理了188座墓葬,是俄罗斯境内的重要发现。经历了近30年的发现与研究,学界对该墓地分期年代、墓葬分类、文化构成等基础研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此墓地的研究仍存在缺...
关键词:靺鞨 渤海 契尔良基诺5号墓地 考古学 
福柯对虚无化之抵制与对人的更深探索——从《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看福柯对理性主体的批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李后卿 李宛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横断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研究”(20BDJ078)。
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西方哲学史上,人占居了认识活动的中心地位,福柯正是要对这种西方人文理性作出强烈的批判。福柯试图站在理性传统的对立面反思人文科学和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尝试还原近代以来知识的秩序性构造并给出自己的知识型解释。...
关键词: 话语 知识型 福柯 理性主体 
媒介考古学冷凝视下的时间性:以基特勒、恩斯特的媒介理论为线索被引量:10
《新闻界》2023年第5期28-40,共13页于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德国媒介哲学研究”(19CXW014)。
本文根据基特勒和恩斯特的媒介理论,梳理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诠释学的媒介考古学方法论。在认识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再采纳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转而关注与人类认识论相并立的媒介认识论;不再以人类的感官为尺度,而是从媒介装置的微...
关键词:媒介认识论 知识考古学 时间性 基特勒 恩斯特 
考古学视野下两汉时期民族文化融合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8,共8页陈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汉梦幻艺术范式研究”(20BZW030)阶段性成果。
随着汉代大一统政权的稳固,中原汉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交融。在北方草原地区,对汉朝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匈奴,但是在外贝加尔地区的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以及在宁夏同心县倒墩子墓地、陕西神木县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葬群,可...
关键词:两汉考古 民族文化 交流与交融 二重证据 多元一体 
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为例被引量:5
《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吴丽环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编号:19WKGB007)。
中华学术外译翻译项目中,术语翻译及管理的意义重大,但学术外译项目的术语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翻译实践活动为例,从译前、译中、译后三个环节阐述如何在学术外译协作项目中进行高效的术语管理,...
关键词:翻译项目 翻译协作 术语管理 
礼制探源的相关理论探讨及龙山时期的礼制问题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23-129,148,共8页曹建墩 王彦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20@ZH026)成果之一。
探讨礼制,要满足礼制形成的考古学判断标准及条件,应注意结合礼制的物化形式和社会政治作综合分析,尤其要注意礼仪的制度化问题。新石器时代晚期及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在一些高度分层的政治体系内,礼制已经形成,具有区域性、多元性特征...
关键词:礼制 邦国 考古学 龙山时期 
洛阳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南方文物》2023年第2期128-134,127,共8页武庄 张鸿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时期家犬的动物考古学研究”(项目号:19BKG049)的资助。
本文从种属鉴定、量化统计、肉量估算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对洛阳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时的先民倾向于宰杀成年的黄牛、家犬和未成年的家猪和羊作为肉食资源,而陵园内居住人员的肉食主要来自于黄...
关键词:朱仓M722 东汉陵园遗址 动物考古学 
算法时间的考辨与文化否思被引量: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7-113,共7页全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算法文化引导机制研究”(22&ZD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深度媒介化时代的算法依赖与风险防范研究”(22BXW063)。
时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算法嵌入的平台社会产生了新的时间制度——算法时间。算法时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强大的时间性,成为人们平台生活的计量器和调度器。从媒介考古学的视野来考察,技术会形成嵌入物质世界的文化干预,内嵌算法技术的计...
关键词:算法 算法时间 计算主义 媒介考古学 
阴山南北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生业形态的交融研究被引量:1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1期55-72,M0004,共19页冯宝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蒙古高原南缘先秦时期生业形态变迁的考古学综合研究”(20CKG008)的阶段性成果。
阴山南北先秦时期各阶段考古学材料,展现了阴山南北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多样融合和生业形态的发展变迁,展示了本地区文化交流和农牧交融的发展脉络。文化的交流和生业形态的交融,既揭示出阴山南北及周边地区发展最初受周边强势的考古...
关键词:阴山南北 先秦时期 考古学文化 生业形态 文化交融 
秦雍城军事城防演变的考古学观察被引量:1
《文博》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胡岩涛 田亚岐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秦都雍城考古调查、发掘与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6AKG004);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项目编号:13ZD1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秦汉时期的海洋观研究”(项目编号:202113020)研究成果。
秦雍城的军事地理环境符合特定时期秦国择都的首选要求。秦雍城军事城防格局从初期以防范戎人为主要目的的“城堑河濒”,到中期出现“回”字形双重壕堑,再至晚期修建城垣设施,形成护城河、城垣、壕沟在内的多重防御,标志着完备的城防体...
关键词:秦雍城 军事城防 城堑河濒 “回”字形壕堑 外城城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