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辙叉

作品数:37被引量:8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雷晓燕张军张鹏飞王平赵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浙江贝尔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铁道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学报》《铁道标准设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B样条曲线的心轨重构廓形参数影响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264-272,共9页赵卫华 曹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8127,5150809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888,2017J05078)。
针对固定辙叉钢轨廓形不规则变化特点,基于B样条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固定辙叉钢轨断面廓形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提出拟合钢轨廓形贴合度评价指标和关键控制参数对廓形贴合度影响权重指标;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采用DOE(design ...
关键词:道岔 固定辙叉 B样条曲线 钢轨廓形 参数化设计 DOE设计 
轮对通过磨耗后固定辙叉的试验研究及接触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2023年第18期304-311,共8页张峻瑞 张军 马贺 窦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031);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20048)资助项目
为研究轨道车辆轮对通过磨耗后道岔固定辙叉的接触磨耗问题,搭建一种全尺寸轮对-固定辙叉试验台进行轮对通过辙叉的试验研究。并根据轮对过叉接触位置试验结果,选取5个典型接触位置建立轮对固定辙叉弹塑性接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
关键词:固定辙叉 试验研究 垂向位移 有限元 磨耗 
基于NURBS的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方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3年第3期909-919,共11页赵卫华 黄子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09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888)。
为实现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参数化设计,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固定辙叉心轨廓形几何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选取心轨关键控制参数轨顶横坡和复合圆弧段比例系数对心轨廓形进行方案设...
关键词:固定辙叉 心轨廓形 非均匀有理B样条 参数化设计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机车通过固定辙叉动力学性能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年第1期353-358,共6页马贺 牛岩 邹小春 李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031);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20048);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PG2020090)。
为研究过岔方式及过岔速度对机车通过固定辙叉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固定辙叉伤损原因,基于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75 kg/m钢轨12号道岔固定辙叉和JM3标准车轮型面,应用SIMPACK软件建立机车-固定辙叉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机车...
关键词:固定辙叉 轮轨垂向力 脱轨系数 轮重减载率 磨耗数 
18号固定辙叉应用60及60N廓形对列车过岔动力学及磨耗影响分析被引量:3
《中国铁路》2021年第7期15-21,共7页高亮 姜涵文 侯博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0YJS1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518278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U1734206);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0G013-B)。
为研究铁路道岔采用60型及60N型面列车动力学特性变化,以18号固定辙叉为例,建立列车-道岔空间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基于Archard磨耗理论对道岔区钢轨磨耗进行仿真预测,对比岔区钢轨磨耗前后列车动力学特性及磨耗特性的变化。研究结论如...
关键词:重载铁路道岔 18号固定辙叉 型面对比 钢轨磨耗 列车-道岔动力学 动力响应 
提速道岔辙叉翼轨的加高值方案优化被引量: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602-610,共9页张鹏飞 朱旭东 雷晓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E010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8023);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290)。
为研究固定辙叉结构不平顺对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岔区轮轨系统动力学及轮轨接触关系理论,以12号提速道岔固定辙叉为例,分别建立了翼轨不同加高设计方案下的辙叉模型以及CRH2型车车辆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翼轨加高设计对...
关键词:固定辙叉 翼轨加高值 动力特性 方案优化 
轮缘槽宽度对固定辙叉轮轨关系影响研究被引量:4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年第12期3190-3198,共9页赵卫华 曹洋 王启云 康晶晶 马彬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098,5150809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888)。
为明确固定辙叉轮缘槽宽度对辙叉区轮轨关系的影响,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和车辆—道岔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以轮载过渡断面等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轮缘槽宽度优化方法,分析轮缘槽宽度对固定辙叉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动力相互...
关键词:固定辙叉 道岔 轮缘槽 轮轨接触关系 轮轨动力相互作用 
重载货车-固定辙叉动态与静态接触性能分析被引量:3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34期14229-14233,共5页马贺 牛岩 邹小春 张军 于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031);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
针对重载铁路固定辙叉磨耗问题,应用动力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C80货车-固定辙叉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与轮叉弹塑性接触模型,分析重载货车-固定辙叉动态与接触性能,应用SIMPACK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以模拟C80货车通过75 kg/m钢轨12号...
关键词:重载铁路 固定辙叉 磨耗 动力学性能 静态接触 
固定辙叉区心轨轨顶降低值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4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11期1605-1611,共7页沈钢 汪徐江 
为了提升车辆过岔的轮轨动力性能,改善心轨的受力状况,根据辙叉区轮对与心轨和翼轨的接触特征,提出了一种固定辙叉心轨轨顶降低值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降低车辆通过固定辙叉区的轮轨接触力为设计目标,以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心轨...
关键词:固定辙叉 心轨 动力学 优化设计 
重载铁路固定辙叉区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分析被引量:7
《铁道学报》2020年第6期35-43,共9页高原 王平 陈嵘 徐井芒 陈嘉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34207)。
固定辙叉有害空间造成的轨线不连续及结构不平顺大幅加剧车辆与辙叉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道岔伤损劣化加剧及服役寿命缩短。以重载铁路12号固定辙叉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建立考虑材料弹塑性及轮轨真实几何廓形的车轮-辙叉...
关键词:固定辙叉 显式动力学 轮载过渡 安定理论 滚动接触疲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