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程序

作品数:125被引量:73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瑞华朱立恒陈卫东徐静村刘静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普通刑事审判程序中对物之诉的证明标准之构建被引量:1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张世文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点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争议问题研究”(JCSF2021-02)。
目前普通刑事审判程序中对物之诉尚无证明标准。从为财产权的社会义务设定限度、统一法律适用、重建刑事司法公信力和推动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发展等方面考虑,都有必要建构对物之诉的证明标准。构建的思路应把握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和独...
关键词:普通刑事审判程序 对物之诉 证明标准 涉案财物处置 
涉外刑事案件中的国籍确认问题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2年第3期10-12,共3页李磊 
涉外刑事案件中的国籍确认,关系到涉外刑事审判程序适用、外交保护权行使,也可能因其国家的法律而影响定罪量刑。实践中,有的外国人持伪造、变造、骗取的证件或冒领他人证件入境、被驱逐出境后改变身份取得证件入境或无身份证件,有的外...
关键词:涉外刑事案件 国籍冲突 居民身份证 外交保护权 驱逐出境 刑事审判程序 变造 定罪量刑 
在线诉讼对刑事诉讼的冲击与协调——以刑事审判程序为切入点被引量:27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25-32,共8页高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63212082);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AS2101)。
随着科技与司法关系的日益紧密,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主要适用于远程讯问、远程作证和在线庭审等场景。在线诉讼在给刑事诉讼程序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对实现直接审理原则、控辩双方有效质证以...
关键词:在线诉讼 直接审理原则 质证 个人信息保护 
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证据调查顺序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189-190,共2页李文军 
在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刑事审判程序中.控辩双方出示本方证据资料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故事顺序;二是证人顺序前者通常根据案件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出示证据资料;后者是以证人作用大小来安排其出庭作证。审判人员的听证过...
关键词:当事人主义 案件事实 刑事审判程序 出庭作证 证据资料 证据调查 英美法系 控辩双方 
事实与证据:以18世纪英国老贝利刑事法庭发展为例
《证据科学》2020年第3期288-301,共14页 白雅喜(译) 林静(校)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英国严重犯罪指控经历了一次证据收集方式上的显著转变。英国伦敦老贝利会议文件(Old Bailey Session Paper,OBSP),这一合理可靠的记录的存在为调查当时发生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也即法官以及之后的律师是如何将...
关键词:证人证言 证据规则 刑事审判程序 收集证据 交叉询问 刑事法庭 证据收集 书面证据 
监狱在减刑假释案件庭审中的职能探析被引量:6
《中国司法》2019年第10期77-82,共6页徐前 周卫平 徐晓彤 
近年来,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制度逐渐从书面审理转向开庭审理、书面审理相结合,并不断扩大开庭审理适用范围,特别是对"六类情形"(1)规定应当开庭审理,对"三类"罪犯及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要求一律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庭审...
关键词:书面审理 开庭审理 刑事审判程序 减刑假释案件 庭审结构 监狱 适用范围 审理制度 
论刑事审判程序繁简分流的界定——基于程序繁简分流的划分标准、影响因素及运行模式的分析被引量:3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46-57,共12页张式泽 
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的本质是程序正义在其最低限度实现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程序的经济性而将无必要保留的程序合成部分予以省略的诉讼程序样态。其分流的划分标准在于程序合成的繁杂程度;影响因素包括诉讼合意程度、当事人处分和实体正...
关键词:简易程序 认罪认罚 程序模式 繁简分流 
死刑是如何减少的——以东莞地区为例的考察
《量刑研究》2018年第1期244-278,共35页李红辉 
2007年,中国死刑核准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结束了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下放各省高级人民法院26年的历史。这被认为是中国刑事审判制度领域内一项重大改革,对中国刑事审判程序和制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刑事诉讼领域人权保障的促...
关键词:死刑核准权 东莞地区 刑事审判制度 法律制度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程序 死刑案件 
法官与律师:殊途同归何处?——浅谈审判中心视野下的辩审冲突及其出路
《民主与法制》2018年第28期55-57,共3页印波 陈姝雨 
文章系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辩审关系研究”[项目号:15FXC040]的系列成果之一
晋代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任命》中说:“殊途同归,其致一也。”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最后得到相同的结果。理想的刑事审判程序被描绘为等腰三角形,强调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地位平等,法官则扮演着居中裁判的角色,把控庭审局面。不管是...
关键词:刑事审判程序 殊途同归 律师地位 法官 冲突 等腰三角形 司法公正 人的权利 
浅析刑事审判程序中被害人的职能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年第5期49-52,共4页薛雨芊 
保障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不应只关注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及相关权利,还应明确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能。研究被害人的职能问题可以从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入手,即通过确定诉讼主体在诉讼结构中的位置来判断主体所承担...
关键词:刑事审判程序 被害人 诉讼结构 诉讼主体 诉讼职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