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空间理论

作品数:59被引量:5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汪少华张俊董平荣马红芳龙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成空间理论视角下山西谚语的意义建构
《花溪》2021年第26期0298-0298,共1页郑雅丹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Yxm2021039。
谚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文章运用合成空间理论,细致地分析谚语中的意义建构和心理空间。
关键词:合成空间理论 山西谚语 意义建构 
隐喻的指称,荒诞的智慧——《动物园故事》隐喻指称研究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51-55,共5页李燕飞 
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向目的域(targetdomain)的映射。上世纪50年代统治西方剧坛的荒诞派戏剧中有些使读者忍俊不禁、哭笑不得的荒诞场...
关键词:隐喻指称 合成空间理论 语境 《动物园故事》 动物园 
认知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本质与理解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9期117-117,119,共2页刘阳 郇芳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汉英篇章结构对英语写作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14JK1838)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隐喻理论中对隐喻最具有解释力的两大派系。本文试图在对这两个理论进行研究学习的基础上探讨隐喻能力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 合成空间理论 隐喻能力 二语习得 
《红楼梦》中宝钗-黄莺意象映射分析
《海外英语》2017年第7期194-195,共2页刘平 
随着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它对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影响,文学研究也发生了认知的转向,合成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学者们用心理空间的映射来解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构建,及其某些象征的特定含义。该文以《红楼梦...
关键词:概念整合 合成空间理论 意象 映射 
合成空间理论视角下隐喻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130-132,共3页于磊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一个普遍的认知过程存在于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这个过程就是概念整合。同时,隐喻现象也能体现出概念整合过程,因此合成空间理论能够对一些隐喻现象进行阐释,尤其是可以用这一理论分析隐喻的意义和推理机制,是研究...
关键词:合成空间理论 隐喻 源域 目标域 映射 
合成空间理论视域下狄金森诗歌中的人与自然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26-29,共4页吴玲 
狄金森诗歌中以人与自然关系描写为题材的篇幅众多,诗性隐喻比比皆是,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可以厘清狄金森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它们是相互交融、互为"他者"以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为狄金森自然题材诗歌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人与自然 合成空间理论 交融 “他者” 有限与无限 
《红楼梦》中黛玉与鸿雁意象映射分析被引量:1
《芒种》2015年第8期81-82,共2页董革非 刘平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对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构建过程具有认知解释力。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意象"作为"意"与"象"的有机结合,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空间。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对《红楼梦》中黛玉的人物形象与鸿雁...
关键词:概念整合 合成空间理论 意象 
《玻璃动物园》中的叙事意象
《作家》2015年第7X期131-132,共2页孙晓东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玻璃动物园》更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本文的写作也主要通过对于《玻璃动物园》更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田纳西·威廉斯在作品中对于各种不同意象的选择以及建构作品的思路。诗学是该部作品...
关键词:《玻璃动物园》 叙事意象 合成空间理论 
毛泽东诗词英译的文化意象的建构与传递被引量: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龙君 刘明东 刘霞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1C0295);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605);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C0545)
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毛泽东诗词英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行为。要传播毛泽东诗词文化的精髓就要对其文化意象进行有效传递。在合成空间理论框架下,通过"意"与"象"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互映射以及...
关键词:文化意象建构 文化意象传递 毛泽东诗词英译 合成空间理论 
《红楼梦》霍译本部分仿词翻译实例分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0-31,49,共3页罗薇 
仿词,隶属于仿拟修辞格,是在词汇层次上的仿拟,也是最能表现汉语构词特点的仿拟。由于仿词是基于既有词汇而创造的,本身携带了本民族的文化印记,而且其仿造手法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完成的,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方法,翻译一...
关键词:仿拟 仿词 合成空间理论 生成路径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