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施

作品数:45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庞弘张守永彭启福王翠萍张阿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许昌学院学报》《国外文学》《中国冶金》《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阐释学维度的规范性基础
《哲学动态》2024年第12期63-70,共8页李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编号21&ZD049)的阶段性成果。
意义无处不在,阐释也如影随形。20世纪阐释学思想的发展赋予理解以存在论基础,赋予各领域知识以阐释学维度。阐释学维度预设了规范性基础,这一基础本身需要被清晰地阐释。赫施区分了阐释学的描述性维度和规范性维度,阿佩尔为社会科学阐...
关键词:阐释学 规范性哲学 赫施 阿佩尔 布兰顿 概念性内容 
拜物教、“帝国”与“垂危物”
《读书》2023年第7期123-130,共8页鲁明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施豪恩(Thomas Hirschhorn)的一系列雕塑实践引发了艺术评论界持续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最典型的要数本杰明·布赫洛(Benjamin H.D. Buchloh)、帕梅拉·李(Pamela M. Lee)、哈尔·福斯特(Hal...
关键词:《十月》 本杰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托马斯 赫施 拜物教 福斯特 
赫施“保卫作者”的诠释学理论被引量:1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8期3-21,共19页王锺陵 
赫施1967年出版了《解释的有效性》一书,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一个与伽达默尔迥乎相异的诠释理论。他的理论尚不为我国学界所关注,因此,有值得加以介绍与评论的必要。赫施解释学的整体框架可以概括如下:保卫作为陈述主体的作者是赫施的《...
关键词:保卫作者 重建陈述主体 赫施 霍埃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问题——赫施解释学思想的中国回声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3期40-44,F0002,共6页曹顺庆 黄文 
“强制阐释”这一话题紧扣“边界”与“有效性”,如何回归界限、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则紧随其后。张江教授提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路径是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根据张江教授的提法,本体阐释包含核心、本源、效应这三个层次,核心...
关键词: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 强制阐释 本体阐释 赫施解释学 
音乐表演中的“忠实观”与“创造观”——从赫施解释学理论的角度探讨
《黄河之声》2018年第13期28-29,共2页宋雪萍 
忠实与创造问题是音乐表演美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当代美国解释学理论家赫施的理论出发,分析音乐表演中两种美学观点——"忠实观"和"创造观"各自的利弊,为音乐表演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表演 忠实 创造 赫施 解释学 
回归文本——赫施对诠释学的批判与重构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杨宇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14BYY021)
赫施对主观主义诠释学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重新构建了客观主义诠释学;他的理论一提出,就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而这也正是他重构诠释学的学术价值所在,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赫施 文本 含义 诠释学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小诺贝尔奖
《上海教育》2016年第29期8-9,共2页颜贝贝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Intel ISEF),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全美公认度最高的面向中学生的科学研究奖项,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将其称...
关键词:美国前总统 诺贝尔奖得主 赫施巴赫 微生物电池 贝瑞特 生物燃料电池 全美 特异基因 厄尔 青年论坛 
《背影》的赫施解释学解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选择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93-94,共2页潘小芳 韦冬余 
2014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ZUJX2014-24B]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把赫施解释学的相关理论与国内优秀教师的教学结合起来,为《背影》的文本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法建议,对改善《背影》的教学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赫施 解释学 《背影》 文本解读 
“理解的历史性”与相对主义——论伽达默尔“历史性的解释学”对相对主义的超越被引量:3
《北方论丛》2015年第4期146-151,共6页李永刚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历史性的解释学’思想研究"(14YJC720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伽达默尔的‘历史性的解释学’思想"(139044)
贝蒂与赫施立足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认为伽达默尔因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困境。伽达默尔则立足于生存论存在论的解释学模式,描述了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现象得以可能的条件。解释学意义上的"事情本身"制约着理解与解...
关键词:伽达默尔 理解的历史性 贝蒂 赫施 
意图和语言——论赫施对作者意图的语言学诠释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181-188,共8页庞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9];南京大学青年基金项目"E.D.赫施‘作者意图’理论研究"的资助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将作者意图视为解释的必要前提与根本依据,而维系其意图论主张的最主要支柱则在于语言学层面的诠释、开掘与建构。首先,通过对"语义自律论"和"本体论语言观"的诊断,赫施表明了意图较之于语言的优越地位,并由此展现了对...
关键词:赫施 作者意图 语言学转向 言说主体 作者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