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病

作品数:621被引量:108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喜珍田平芳罗朝喜国立耘纪兆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被引量:4
《广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蓝国兵 何自福 于琳 汤亚飞 李正刚 邓铭光 佘小漫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06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8B00);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重点领域研发,2018B02020500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1931);广东省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粤科规财字〔2015〕110号)。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
关键词:戊唑醇 咯菌腈 火龙果褐腐病菌 联合毒力 田间防效 
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20年第3期470-471,475,共3页蓝国兵 何自福 于琳 汤亚飞 李正刚 邓铭光 佘小漫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8B00);广州市科技计划(20160701006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1931);广东省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粤科规财字〔2015〕110号)。
测定不同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火龙果褐腐病菌产孢量最大,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25~30℃是火龙果褐腐病发...
关键词:温度 火龙果褐腐病 新暗色柱节孢菌 
1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抑菌持效期及田间防效试验被引量:8
《广东农业科学》2019年第12期95-101,共7页蓝国兵 何自福 于琳 汤亚飞 李正刚 邓铭光 佘小漫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06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8B00);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重点领域研发,2018B02020500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1931);广东省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粤科规财字〔2015〕110号)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褐腐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抑菌持效期长且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为火龙果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褐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和观察抑菌圈大小及消失时间测定16种杀菌剂抑...
关键词:火龙果褐腐病菌 杀菌剂 持效期 防治效果 
晚熟桃采后褐腐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张娜 郑香香 于晋泽 阎瑞香 关文强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5BAD16802).
为了明确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以晚熟桃品种"映霜红"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18S-r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褐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进一步选用四种拮抗菌对晚熟桃褐腐病进行预防处理,研究其...
关键词:晚熟桃 褐腐病 分离鉴定 品质分析 18S-r DNA 
桃果实褐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被引量:7
《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第9期128-132,138,共6页殷晓慧 王庆国 张畅 石晶盈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NC11300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6B03)
以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为靶菌,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桃园土壤中筛选出对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12a和14b。通过离体和活体实验对拮抗菌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
关键词:桃褐腐菌 拮抗菌 挥发性代谢产物 无菌发酵滤液 鉴定 
MALDI-TOF-MS鉴定水稻细菌性叶鞘褐腐病菌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植物检疫》2014年第6期54-58,共5页黄迎波 周慧平 莫瑾 谭建锡 彭梓 朱金国 唐连飞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1B07);国家质检总局课题(2003IK067)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3株水稻细菌性叶鞘褐腐病菌(Pseudomonas fuscovaginae)标准菌株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样品处理方法等条件下所收集到的质谱峰进行比较,...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质指纹图谱 水稻细菌性叶鞘褐腐病菌 鉴定 
大白菜对褐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14年第3期117-121,共5页张耀伟 苗国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2B01-13)
为了建立一套大白菜对褐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本研究对菌丝、菌核作为接种物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菌丝浓度、接种苗龄、接种温度以及接种后空气湿度对褐腐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饼回接土壤表面为最佳接种方法,菌丝浓度对致病力无...
关键词:大白菜 褐腐病 鉴定方法 
油桃采后衰老与病害发生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
《中国食品学报》2011年第4期179-186,共8页陈小燕 王友升 李丽萍 秦利杰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007B01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5BAD22B01)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桃果实采后衰老与褐腐病害发生中近表皮和近果核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样品挥发物谱的差异并对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油桃果实挥发性物质14种...
关键词:油桃 衰老 褐腐病害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丁香油、百里酚复合壳聚糖处理对桃采后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第5期359-360,424,共3页王京法 李健 曹建康 姜微波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2B03)
为了进一步提高壳聚糖用于涂膜时的综合抗菌能力,采用滤纸片法及菌丝扩展法测定并对比了丁香油和百里酚对桃采后致病褐腐菌的抗菌能力及用微孔板法测定了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将丁香油、百里酚复合壳聚糖对桃果进行涂膜,测量果体经过...
关键词:丁香油 百里酚 壳聚糖  褐腐菌 
南京地区刚竹秆褐腐病化学防治初报被引量:2
《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周春来 吴小芹 叶利芹 曹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D19B0105)
刚竹秆褐腐病在南京地区发生比较普遍,影响竹类生长。采用8种杀菌剂,对刚竹秆褐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退菌特、多菌灵对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达100%;恶霉灵、甲基托布津抑制效果相对次之;而阿米...
关键词:刚竹秆褐腐病 木贼镰刀菌 化学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