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酸酶

作品数:17被引量:10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宝芹戴继勋刘万顺王斌王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海洋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褐藻酸酶的制备及对海带细胞解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水产养殖》2016年第7期10-14,共5页田萍萍 崔翠菊 刘延岭 李晓捷 梁广津 彭捷 李言 王利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55G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06);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LGS002)
褐藻中富含褐藻酸,应用酶解法制备褐藻单细胞和原生质体时,高活性的褐藻酸酶是所用工具酶中的主要组分。文中介绍了用硫酸铵二级盐析和透析袋脱盐从鲍鱼的消化腺中提取褐藻酸酶的方法,测定酶活力及蛋白含量,检测该褐藻酸酶对海带细胞的...
关键词:褐藻酸酶 硫酸铵二级盐析 酶活力 海带 原生质体 
皱纹盘鲍群体选育第四代成鲍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2015年第11期7-12,共6页何庆国 王劭雯 李加琦 刘晓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12)
根据已发表c 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2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褐藻酸酶、海带淀粉酶、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同时用半定量反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
关键词: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褐藻酸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基因表达 
刺参消化酶性质与活性分布的研究被引量:9
《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第2期51-56,共6页任庆印 潘鲁青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资助
以酶学分析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不同部位(前肠、中肠、后肠)4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其活性分布。结果表明,各消化酶随温度和pH均呈峰值变化: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均有2个活性范围,最适pH分别为3...
关键词:刺参 蛋白酶 脂肪酶 褐藻酸酶 果胶酶 温度 pH 
褐藻酸降解菌株S3的筛选分离及培养条件和产酶能力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106-108,共3页张宁宁 
利用褐藻酸钠作为唯一碳源筛选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褐藻酸酶活性的菌株S3,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菌株S3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褐藻酸钠和蛋白胨为最佳碳、氮源,NaCl质量分数为2%,在22℃、pH值7.5条件下,发酵S3菌株18h,褐藻酸酶酶活最...
关键词:菌株S3 褐藻酸酶 稀土元素 
褐藻酸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5
《中国海洋药物》2007年第3期34-40,共7页庞敏 王常红 韩宝芹 刘万顺 
目的通过对褐藻酸钠的降解实验,从病烂海带上筛选出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从而制取褐藻酸酶。方法经过筛选,选出产酶活力高的s4菌株,优化产酶条件,制取粗酶,并对酶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s4菌株最佳产酶条件是AlgNa 1.2%,NH4Cl 0.9%,NaC...
关键词:褐藻酸酶 培养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九孔鲍褐藻酸酶降解褐藻胶的反应条件与酶解产物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水产科学》2007年第4期659-666,共8页王斌 甘纯玑 管华诗 谢苗 
国家海洋局908专项资助(908-01-ST12;908-02-05-0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A.No.C0110009)
以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eaquatilis)为原料制备一定纯度的褐藻酸酶,并对影响其降解褐藻胶的条件和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7.0;与磷酸盐缓冲液相比,其在Tris-HCl缓冲液中与底物的亲和力相对较高。动...
关键词:九孔鲍 褐藻酸酶 降解 
富含褐藻酸寡聚糖海带饮料的研制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11期130-132,共3页戴桂芝 陈利梅 
聊城大学基金资助项目
用黑曲霉制得了含有褐藻酸酶的复合酶酶解海带汁,再通过调配研制出了富含褐藻酸寡糖的海带饮料。
关键词:海带饮料 褐藻酸 褐藻酸酶 
褐藻酸降解菌的生长条件及其对海带的生理效应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261-264,220,共5页肖慧 唐学玺 王艳玲 杨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G199012004)资助
为更好地了解海带病烂的发生机制,针对褐藻酸降解菌埃氏交替单胞菌(Altermonas espejiana)菌株A1的生长及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不同浓度的菌液对健康海带进行了感染试验,测定了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
关键词:海带 埃氏交替单胞菌 褐藻酸酶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褐藻酸酶的研究被引量:9
《中国水产科学》2004年第3期253-259,共7页王斌 谢苗 曾竞华 邓海燕 甘纯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AC0110009)
利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magneticchitosanmicrospheres,M-CS),并对褐藻酸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M-CS呈规则的圆球形,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可稳定地保存在弱酸和弱碱中。其弱碱交换量随着戊二醛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悬...
关键词:磁性壳聚糖微球(M-CS) 褐藻酸酶 固定化 
金属离子和pH值对九孔鲍几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0
《海洋科学》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吴永沛 蔡慧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010031号
研究了金属离子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pta)褐藻酸酶、琼脂酶及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的最适 pH不同。分别为褐藻酸酶 8.8、琼脂酶 4.2、纤维素酶4.5~5.0。MgSO_4为褐藻酸酶的激活剂、BaCl_2为琼脂酶的...
关键词:金属离子 PH值 九孔鲍 消化酶 活力 褐藻酸酶 琼脂酶 纤维素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