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探测器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佳能张流强温志渝梁晋涛刘君华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半导体光电》《红外》《新材料产业》《光学精密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非致冷微红外热探测器被引量:1
《半导体光电》2023年第4期508-514,共7页王海国 陈艺 祝连庆 魏向阳 
研究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红外热探测器,该探测器利用光学超材料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和热释电材料的温度敏感特性,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探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超材料吸收器的红外吸收特性和电磁场特性,分析了超材料吸收器与热释电...
关键词:红外热探测器 超材料吸收器 有限元分析 热释电材料 
一种二极管型红外热探测器热学参数的电学等效测试方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年第6期798-804,共7页刘超 侯影 傅剑宇 刘瑞文 魏德波 陈大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1455,61874137);北京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Z191100010618005)~~
红外热探测器的热学参数包括热容、热导、热响应时间,反应了结构信息和器件性能。精确有效地获得这些参数,对探测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二极管型红外热探测器是红外热探测器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二极管型红外热探测器的...
关键词:红外热探测器 二极管 电学等效测试 热学参数 
底表面光栅结构对于红外热探测器效率影响的研究
《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第4期693-697,共5页吴元庆 张金晶 刘春梅 陆晓东 周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4020)
红外热探测器利用敏感材料的电学特性,将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电信号由检测电路检出,但其吸收效率并不理想。利用底表面光栅结构的大反射率特性,促进红外探测器结构的二次吸收,可有效提高探测器的吸收效率。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结构参数...
关键词:非制冷 红外探测器 等离子体谐振 光栅 
红外探测器QWIP-RCLED技术研究
《新材料产业》2016年第12期50-54,共5页黄建民 
一、红外探测器发展历史 16世纪牛顿光学推测了红外辐射的存在,但整个世纪都未得到证实,直到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谢尔(1781年研制反射望远镜发现天王星)完成了著名的太阳光谱热效应实验.赫谢尔最初的目的是研究太阳光中不同颜色...
关键词:QWIP-RCLED 红外光 频率上转换 光子 LED 集成器件 发光二极管 近红外发光 玻色子 结型发光器件 实验设备 红外探测器 IR 探测器 红外热探测器 
临近空间飞行器红外探测距离估算被引量:3
《电光与控制》2014年第6期24-27,共4页王航飞 张凯 闫杰 
航空科学基金(20120153003)
传统的红外探测距离模型主要用于地面目标的检测,载机飞行高度也比较低。在凝视型红外热探测器的基础上,对临近空间的大气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背景辐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红外探测距离模型,对红外波段适用范...
关键词:临近空间飞行器 凝视型红外热探测器 探测距离模型 背景辐射 
红外热探测器的物理机理及性能分析
《红外技术》2011年第4期187-189,共3页曾戈虹 
根据热探测器工作的物理机理和器件物理模型,对热探测器的探测率随背景温度和探测器工作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和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热探测器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器件物理模型 理论计算 
碳纳米管压阻微悬臂梁红外热探测器被引量:6
《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第4期682-688,共7页梁晋涛 刘诗斌 刘君华 朱长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276037)
研究了一种压阻复合层微机械悬臂梁红外探测器,建立了其热挠曲理论模型。为提高探测器的红外吸收特性,应用了一种新型红外吸收层材料—碳纳米管,利用IC工艺和微机械加工技术设计制作了一种硅/铝/碳纳米管三层微机械悬臂梁红外探测器。...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 微悬臂梁 微机械技术 碳纳米管 
一种新型微机械红外热探测器的吸收层被引量: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856-858,894,共4页梁晋涛 刘君华 张进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6037).
在对新型微机械悬臂梁红外热探测器进行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适合于此种红外热探测器的吸热层材料——碳纳米管.利用碳纳米管的红外吸收特性,在微机械悬臂梁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吸热层,提高了微机械悬臂梁红外探测器的红外吸...
关键词:红外热探测器 微机械 碳纳米管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热探测器研究与设计
《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第z1期235-237,共3页王佳能 温志渝 张流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307006)
为了提高传统探测器的响应度和灵敏度,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微梁红外热探测器.对硅基微悬臂梁红外热探测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实验平台来测量微悬臂梁的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热探...
关键词:MEMS 微悬臂梁 优化设计 响应时间 灵敏度 
红外技术及器件
《中国光学》1997年第6期56-57,共2页
TN213 97063897碲镉汞晶片少数载流子寿命面分布的自动测试技术=Automat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or thearea distribution of the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of HgCdTe wafer[刊,中]/龚海梅,李言谨,胡晓宁,靳秀芬,宣荣伟,朱龙源。
关键词:少数载流子寿命 高温超导红外探测器 自动测试技术 激光工程 面分布 热成象系统 红外技术 铁电陶瓷薄膜 红外热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列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