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诠释学

作品数:18被引量:1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佳郑永流马作武杨昂余净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与社会》《学术研究》《公民与法(法学版)》《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析法学与法诠释学的对垒破除及其反思——以德沃金的法律解释观为例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16年第7期61-68,共8页韩振文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司法判决证立理论研究>(2015N083);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度"博士毕业生后续学术发展支持计划";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启动项目"(715003)
分析法学与法律诠释学分别表现出描述性与评价性的不同学派特质。美国法学家德沃金构建的整全性法律解释观,为我们提供了消解两派对垒的重要分析框架。德沃金认为法律文本的真实价值存在于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式互动整合中,进而主张真正的...
关键词:分析法学 法律诠释学 德沃金 整全性法律解释观 法官造法 
作为方法论的法律诠释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肖恒 
由于立法数量的增加和司法问题的凸显,传统的法律解释学或法律诠释学开始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被安排在法律方法论项下进行教学和研究,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理论基础却是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所带来的哲学解释...
关键词:法律诠释学 本体论 立法中心主义 
法律诠释学的未来
《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罗时贵 袁彩红 
法律诠释学作为一门新型的独立交叉学科,内容如何构建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学术理论界还处于幼嫩、莫衷一是的阶段。本文基于对诠释学历史嬗变的特点分析,比较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学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诠释学的各自优长,主张在未来...
关键词:诠释学 方法论上法律解释学 本体论上法律诠释学 指导原则 
法律解释的立场之辨——就《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与姜福东商榷
《法律方法》2012年第1期427-433,共7页朱政 
针对姜福东著作《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所捍卫的法律解释的方法论范式,本文认为,不论是探求作者原意的"主观论",还是文本原意的"客观论",都预设了虚假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分享的是主、客两分的科学主义认知图式。据此,本文主张一种中...
关键词:法律解释学 法律诠释学 本体论 方法论 法律确实性 
法律诠释学之殇——基于《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一书的分析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2年第4期49-52,共4页汪全军 
随着西方解释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法律解释学领域也产生了一种本体论范式的研究理论——法律诠释学。法律诠释学理论大量吸收了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资源,如"前理解"、"诠释学循环"以及"视阈融合"等。这使得法律诠释学理论成为了一种与传统...
关键词:法律解释 法律诠释学 本体论 方法论 
论法律及其诠释客观性——质疑与来自法律诠释学的拯救
《岭南学刊》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柯旭 
20世纪以来,对于法律客观性以及法律诠释客观性的反思与批判尘嚣日上。结构与语言的缺陷导致法律客观性受质疑,主观性导致法律诠释的客观性受质疑。需要正确合理的前见,来捍卫法律及其诠释的客观性。
关键词:法律客观性 法律诠释 前见 
解构与建构: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之于法治
《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李佳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在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中架起了...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 法律诠释学 法治 
解构与建构: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之于法治
《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63-65,共3页李佳 
法治作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普遍形式,奠基其基础的是法律的客观性及其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追求。哲学诠释学从本体论的高度,用理解的创造性解构了法治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既是本体又是方法的法律诠释学,既预设了诠释者的价值存在,同时...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 法律诠释学 法治 
获致法律上妥当的裁判——对法益衡量思维与方法的全面检视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09年第12期43-49,共7页余净植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在个案中追求和谐--法益衡量方法的重构与运用"(07JDB016)的阶段性成果
法益衡量是否是一种裁判的方法,一直以来聚讼纷纭。由于法益衡量的多重面向和可分析观察的多个维度,造成了对之认识和理解的复杂性,以及建构法益衡量方法的多种路径。法律诠释学、原则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等成果,从多个维度为法益衡量的...
关键词:法益衡量 本体 方法 法律诠释学 法律论证 原则理论 
理性、前见与公正——法哲学的第三条道路
《研究生法学》2009年第4期13-28,共16页张小丹 
法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在法学领域占有主导地位的法学。这一法学产生于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主体性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大背景之下。在一元化的真理标准之下,理性主义的真理标准是知识的确定性,客观性和普遍性。与理性认识不同的其...
关键词:理性 前见 公正 法律实证主义 法律诠释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