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化

作品数:48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法民曾纪虎周绚隆张政文杜桂萍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井冈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商界》《书城》《语文世界(教师之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俗之颠倒:历史文献中“产翁”叙事的流变
《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年第1期234-249,共16页蒋立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交融视域下西南民族题材竹枝词知识谱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1BMZ136)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以来文献中的“产翁”叙事总体上是在社会性别视域下围绕该习俗的“反常”特征而展开的。它首先作为“异俗”进入史志体系,成为认知、书写南方非汉民族的文化表征。明清以后逐渐从史志文本拓展到文学作品中,在各种“图册”和“竹枝...
关键词:产翁 族群形象 文化表征 “反常化” 叙事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反常化策略
《江苏教育》2022年第89期67-68,共2页万晓霞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往往是带着较为丰富的阅读经验,基本的阅读能力,以及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进入课堂的。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师教学前就已读懂了课文,课文于他们而言已毫无陌生感和新奇感。倘若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反常化 
陌生化,修辞艺术反常化的程序--浅析汉语修辞的陌生化被引量:1
《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59-60,共2页潘婷 
汉语修辞陌生化是一种反常化语言程序。反常化就是违背常理,使平常变成不平常,造成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修辞艺术。在这个语言重新编码的过程中,陌生化是固定的反常化范式,是一种可被探寻规律的程序。如若说修辞是一种“色彩”,可以大大...
关键词:陌生化 汉语修辞 反常化 审美意味 
吹响文学独立的号角——浅谈《作为手法的艺术》与文学独立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9年第36期11-13,68,共4页张靖奎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的经典文本《作为手法的艺术》对于文学独立的意义非凡。文本中提出的“反常化”手法为艺术创作提出了一条新的方法论;此外,通过批驳当时流行的形象思维论,该文本也开启了俄国形式主义与西方传统文论之...
关键词:反常化 文学独立 本体论转向 
俄国形式主义的反常化理论
《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87-87,89,共2页温恋军 
反常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核心概念。“反常化”(оСтраненйе)一词由“奇怪的”(Странно)误写而来,在俄语中“о”加在动词前有“变为……”的意思。“оСтраненйе”使“Странн...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 反常化理论 读者接受 
元明清法制文学怪诞艺术论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98-102,共5页韩春萌 
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有不少法制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法制文学和涉法文学作品受当时政治黑暗和法制沦丧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中一部分作品采用了怪诞艺术来表现。元明清法制文学的怪诞艺术,在形象塑造上表现为人兽互变,具有典型的反常化特征...
关键词:法制文学 怪诞 反常化 假体结构 变形 
反常化环境:经典里的创意写作方法
《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9期81-83,共3页刘海涛 
"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奖赛获奖作品—凌鼎年的《剃头阿六》在充分发挥微型小说的特有叙述方法和文体优势方面,有着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在这篇作品里,作家突出加以表现的是剃头阿六可敬可佩的一种"职业精神"和"工匠灵魂"。...
关键词:写作方法 反常化 华文微型小说 创意 环境 获奖作品 叙述方法 职业精神 
《解救吾先生》:真实格调下的艺术化呈现被引量:1
《当代电视》2016年第11期81-82,共2页任文波 
电影《解救吾先生》是由演员吴若甫被绑架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一上映即获得业界的好评,被誉为近年来中国大陆警匪电影的典范之作。本文将从真实性原则下的镜头语言、反常化的叙事艺术、符号化意象的语码指向三个方面来研究影片在...
关键词:艺术化 格调 真实性原则 中国大陆 镜头语言 叙事艺术 吴若甫 反常化 
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模糊”性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70-74,共5页戴波 张辉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个"模糊"的文本世界。其"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作者对现实世界、历史传说和魔幻世界等三个世界的穿插处理导致读者理解的"模糊";作者采用了"反常化"创作手法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对应的传统...
关键词:模糊 反常化 讽刺 魔幻现实主义 
“陌生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3期25-26,共2页陈苑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和“奇异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最先提出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陌生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
关键词:“陌生化” 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 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 解读文本 反常化 理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