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小说

作品数:31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琦孙国亮钟燕王春林鲍东梅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译苑新谭》《能源评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考据与审音的转向:刘半农校勘《何典》事件再探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黄芷欣 
《何典》一书由于吴稚晖的名人效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众多文化名人的推重。刘半农点校的《何典》由鲁迅作序、北新书局出版,因书头的多条校勘及书中被挖成“方方方”的秽词而备受当时文化界的批评;对于校释吴方言的诸多问题,刘半农...
关键词:刘半农 何典 方言小说 校勘 古籍整理 
方言小说的前世今生:从《海上花列传》到《繁花》
《长江文艺》2024年第15期131-134,共4页何英 
从《海上花列传》到《繁花》,是上海城市小说的绵延,是“传奇“与“流言”的发扬。我猜金宇澄写《繁花》的时候,无意识深处横着一部《海上花列传》。二者之间的关联,首先自然是吴语方言。《繁花》在模拟上海话的声口,整部小说张扬的其...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繁花》 方言小说 金宇澄 声口 前世今生 沪语 书面表达 
《繁花》美在哪里?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24年第3期5-5,共1页
电视剧《繁花》上映后大受欢迎。一时间这个来自上海的传奇带火了上海话、上海的CityWalk、海派建筑以及种种上海腔调。与此同时,小说《繁花》则以文学的姿态进入探讨中心。《繁花》是一本方言小说,上海话奠定了它的美学基调。作者金宇...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 方言小说 《繁花》 金宇澄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翻译腔 繁体字 美学基调 
方言小说的韵味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9期128-128,共1页刘英 
《半坡典故》,季栋梁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3月本书是一部形式独特的方言小说,作者巧妙地使用方言俗语来表现人们说话的神情语气,突出人物的个性,塑造出一个村庄的群像。“典故”是村子里的旧事、村民们典型的记忆。自然条件恶劣的...
关键词:湖南文艺出版社 西北山区 幽默诙谐 方言俗语 突出人物 典故 
巴蜀方言小说中民俗专有名词的语用翻译策略——以《死水微澜》胡志挥译本为例
《译苑新谭》2022年第1期156-162,共7页钟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0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国内特色翻译硕士(MTI)培养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KJ2020-8)”;2020年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MTI笔译理论与技巧课程教学方法探索”(项目编号:MTIJZW202023)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的使用会影响对客观文化的感知。巴蜀方言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民俗词汇。民俗专有名词一方面构建作者的创作风格,展现其受民族和地域濡化与塑造的文化特质;同时要求译者在完成对原作的“解构-重构”的过程中,在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之...
关键词:巴蜀方言文学 民俗专有名词 语用翻译 《死水微澜》 
荷兰没有荷兰水
《能源评论》2021年第6期95-95,共1页石头 
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是著名的方言小说,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其中第四十三回:“风水先生指点侧首一座洋房,说系外国酒店,可以勾留暂坐。秀姐、玉甫听了,相与扶掖前往。维时皓皓秋阳,天气无殊三伏,玉甫本为炎热所致,即进洋房,脱下夹...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吴语小说 方言小说 
吴方言名词小考
《江苏地方志》2020年第6期33-35,共3页则成 
吴方言是我国主要的方言之一,现主要分布在江苏东南部及浙江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用吴方言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多,从六朝的子夜吴歌到明清的方言小说,资料十分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吴方言也有了较大变化,一些用词虽然口头上还在说,...
关键词:文学作品 方言小说 吴歌 吴方言 子夜 
方言小说人物再现的英译策略——以葛浩文英译本《浮躁》中金狗的对话翻译为例
《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8期259-261,共3页牟益君 廖宇欣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S20191069714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地域空间与文学关系研究,编号:2015J002。
人物塑造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征之一,承载了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对于译者来说,小说人物的重现是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而对话是小说的灵魂,只有确保人物的对话文本被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才能保证人物形象在译本中的最大化重现,方言...
关键词:人物形象再现 对话翻译 方言 
方言写作的意义及其限度被引量:1
《长江文艺》2020年第9期132-135,共4页庄桂成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作家在书写家乡的时候,都喜欢用方言进行写作。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金宇澄用上海方言写作的《繁花》就受到了不少读者的追捧。除此之外,莫言、余华、池莉、方方等人,也经常借鉴和使用方言资源。可以说,自上...
关键词:方言写作 方言小说 九十年代以来 池莉 金宇澄 莫言 余华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抗战时期香港文坛的两次论争
《网络文学评论》2020年第2期44-50,共7页古远清 
首都师大诗歌基地教育部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阶段性成果
抗战前的香港,有人称之为文化沙漠。究其原因,是富丽的物质生活掩盖着贫瘠的精神生活。当时各报副刊发表的作品,格调不高。以方言小说为例,内容除了风花雪月、卿卿我我,就是飞檐走壁、铁掌袖剑一类的武侠故事。这固然与香港小市民阶层...
关键词:市民阶层 方言小说 英帝国主义 风花雪月 抗战时期 武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