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燥

作品数:19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伯青袁玲玲高峰陈莉孙荣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秋——生津润肺防暑防燥
《自我保健》2024年第8期7-7,共1页
立秋时节,燥气当令,易耗津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生津润肺为原则。肺在五色里属白,应多食白色食物,如银耳、百合、白芝麻等。加上此时湿热之气犹盛,清热解暑类食物尚不能立刻从餐桌上撤除,在防燥的同时也要防暑清热。
关键词:清热解暑 白芝麻 防暑 立秋 湿热 食物 
防燥润肺说秋梨
《食品与健康》2020年第10期22-23,共2页李红珠 
说起秋天所产的水果,很多人最喜欢的是平常但滋味绝佳的梨。想来也是,梨肉洁白、酥脆香甜,吃下去生津解渴,用梨制成的秋梨膏还是润肺止咳的保健饮料,让人怎能不爱?梨是地道的中国特产。关于梨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其栽培历史...
关键词:保健饮料 秋梨膏 润肺止咳 栽培历史 水果 酥脆 特产 滋味 
“秋补”重在养阴防燥
《乐活老年》2018年第10期58-59,共2页刘东 
10月份有两个节气——寒露和霜降,是秋季最后的两个节气。霜降过后,意味着秋季结束,冬季即将来临。这个季节的气温明显降低,昼夜温差变大,感冒最易流行。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人的生命 老年人 节气 秋季 季节 感冒 
秋季防燥的饮食调理
《食品与生活》2016年第10期60-60,共1页夏乐敏 
随着秋天到来,很多人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便是养阴防燥,这其中,饮食特别有讲究。
关键词:饮食调理 秋季 皮肤干燥 养阴 养生 
秋季饮食应防燥而不腻
《海南人大》2015年第9期52-52,共1页
立秋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秋季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关键词:秋季 饮食 消化不良 食品 维生素 银耳 食物 乳品 
冬喝杏仁粥防寒又防燥
《家庭科学》2015年第2期54-54,共1页郭旭光 
冬季喝杏仁粥,既能防治寒冷干燥所致的干咳无痰、咳喘和肠燥便秘等症,又能为人体补充水分,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苦杏仁主要供药用;甜杏仁主要供食用。中医认为,甜杏仁具有润肺除燥、止咳滑肠的功效。
关键词:杏仁 老年人 食用 
秋冬防燥常备芝麻油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3年第10期41-41,共1页翁淑贤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很多人的唇、舌、咽、鼻、皮肤等部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燥感,严重的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干痛以及大便干结、皮肤皲裂、瘙痒等症状,连带着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专家支招称,适当内服外搽芝麻油...
关键词:皮肤皲裂 干燥感 中药师 咽喉干痛 肺阴不足 空气湿度 专家支招 副主任 燥邪 布散 
防燥护肺5法
《食品与药品》2011年第8期74-75,6,共2页茜茜 潘铭 小风 
金秋时节始于立秋,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这时,炎热的天气渐渐有了一些凉爽的感觉,但燥气也会随之而来,令我们不得不防。中医认为,外燥伤人,消耗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引起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下...
关键词: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疾病 食欲不振 皮肤干燥 瓜果 起口 
普洱做配料 防燥又御寒
《茶博览》2011年第11期68-69,共2页
普洱是非常好的茶叶,真正具有暖胃润肺的功效。普洱茶入菜。既防燥又御寒,普洱茶的甘醇香气入到菜味中,也可以锦上添花。
关键词:普洱茶 配料 茶叶 香气 
元月防燥,美丽肌肤“水”起来
《中国商人》2011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沉寂的冬季,生灵万物都开始储备能量,蓄势在春天焕发神采。女士们的面容可不能在这样的冬季放弃美丽的权利,如此干燥的季节,加倍呵护自己的肌肤实在是势在必行。空气湿度低,肌肤含水量一路下滑,使皮肤显得干燥、紧绷,有严重的甚...
关键词:肌肤 “水” 空气湿度 含水量 护肤品 冬季 干燥 皮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