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

作品数:366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鹏彦陈建兵王礼贤张明华周治杰更多>>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河南大学宿州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天爱科学》2025年第10期2-3,共2页(唐)白居易 
我们这样学《赋得古原草送别》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1-3年级)》2025年第5期18-23,共6页丁丁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快乐对译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每年秋来就衰败,春来又长高。野火也烧不尽这满地的草,春风吹来,又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关键词:送别 野火 离离原上草 古原草 春风 
赋得古原草送别
《工会信息》2025年第6期46-46,共1页(唐)白居易 杨衎 
作品赏析: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早年为科举考试准备的“试帖诗”,写春天在原野送别友人的场景。首联破题,从题目中“古原草”入手。古原上繁茂的野草,每一年都经历一次茂盛和枯败的轮回。离离,植物繁多浓密的样子。
关键词:送别 白居易 古原草 唐代 试帖诗 春天 
胡麻饼、巴蜀荔枝……白居易的人生美食地图
《党员文摘》2025年第3期44-45,共2页邱俊霖 
中唐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出生于河南新郑。《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年少时备战科举考试的习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长安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年少时的白...
关键词:醉吟先生 中唐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河南新郑 白居易 科举考试 顾况 唐德宗 
赋得永久的悔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4年第12期15-17,共3页季羡林 
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
关键词:山重水复疑无路 坎坎坷坷 从心所欲不逾矩 志于学 一篇文章 永久 
生生不息 聚散有常——《春江花月夜》与《贴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比较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4年第8期83-86,共4页宋献普 
《春江花月夜》和《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是唐诗中的精品,但人们对诗歌主题的解读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春江花月夜》前半部分描写了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后半部分描述游子与思妇的分别,讴歌人间真情。《赋...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间真情 诗歌主题 思妇 生生不息 碎片化 
忧喜是心火,荣枯是眼尘——《赋得古原草送别》鉴赏式教学
《语文世界(上旬刊)》2024年第8期36-37,共2页李振华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今传诵,诗解丰富,其中也不乏误读。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正确解读 鉴赏式 
英汉对比角度下张九龄诗歌翻译研究——以《赋得自君之出矣》三个英译本为例
《韶关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86-91,共6页杨月粉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2022015)。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是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进行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时,如何忠实完美地再现和还原原诗,可从英汉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以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为题材,对比分析原诗与许渊冲、翟理斯和弗莱彻三个...
关键词:英汉对比 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差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小学生作文》2024年第10期48-48,共1页(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字句对应。第二句的“枯”字对应着第三句——野火一烧,草就焦了。第二句的“荣”字对应着第四句——春风一吹,草就萌生了。我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提取写作对象的特点,再...
关键词:写作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新学堂歌》综合课教学设计
《音乐天地》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方敏驾 
[单元内容综述]本设计选取了课外内容——谷建芬的《新学堂歌》(50首)作为主要教学材料,安排了听、唱、创等版块,因此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单元。课堂中主要以《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寻胡隐君》《咏鹅》《静夜思》《读唐诗》《江南》...
关键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静夜思》 音乐视野 谷建芬 《春晓》 古诗词 教学材料 内容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