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义性

作品数:25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凌玉建董学文徐长福张安祖杜萌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教学与研究》《诗选刊》《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景颇女作家穆智·玛波作品中的符号意蕴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廉丽 朱开辉 
景颇族女作家穆智·玛波是德宏州文坛上的“斑色花”,她创作的作品带有浓郁的西南边疆民族风情,淳朴、自然,却又真实地反映了德宏地区劳动者真实的生活状态,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站在文学符号的角度,运用了叙事学中的多义性、复义性和...
关键词:景颇族作家 文学符号 多义性 复义性 不确定性 
评论:物我互证的现代寓言
《诗选刊》2023年第8期60-61,共2页寇硕恒 
诗歌作为文学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写作体式,因其语言的复义性和形式的自由性,而可以容纳更为丰富甚至互相矛盾、互相辩驳的声音。在学者陈超看来,“诗歌作为生命和存在的共相展现,它的本体方式是语言,而它的个人方式则直接存在于诗人的灵魂...
关键词:现代寓言 复义性 生命体验 
“发愤著书”命题的复义性及其文化史观照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4期211-217,共7页袁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ZW001)。
现代意义上的“发愤著书”命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但只停留在文学创作与接受的层面,而非整体观照阐释史中的情感指向、作品序列与负面效应,恐难以全面把握该命题丰富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从情感指向看,司马迁以“怨愤...
关键词:发愤著书 怨愤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化史 
语境的创新机制--以瑞恰慈和卡勒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冯毓云 周丽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艺学创新路径探索”[项目编号:13BZW0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语境理论彰显出巨大的创新机制,主要表现为语境的复义性、再生产性和问题效应。20世纪30年代,瑞恰慈率先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简单“定名法”,提出了文学语境及其“复义的语境定理”。语境的复义性本体论特质,一方面消解了传...
关键词:语境 语境的复义性 语境的再生产性 瑞恰慈 卡勒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复义性--马克思的本义和恩格斯的转义
《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11-17,共7页徐长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理想”[项目编号:16JJD7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评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时提出来的,被学界通常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命题的不成熟提法。实际上,该命题的本义是市民社会成员应该掌握国家立法的...
关键词:“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本义 转义 复义性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复义性--马克思的本义和恩格斯的转义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徐长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理想”[项目编号:16JJD7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评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时提出来的,被学界通常解释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命题的不成熟提法。实际上,该命题的本义是市民社会成员应该掌握国家立法的实权...
关键词:“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本义 转义 复义性 
高职语文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2期76-77,共2页耿玉平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拥有着历史跨度最广、文化程度最深、文化体量最大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学作品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传递的是仁人志士的抱负与世间的哲理;展现的是文人的修养与雅致;描绘的是一幅幅刚正不阿的壮丽画...
关键词:高职语文 真情实感 文学作品 上下五千年 历史跨度 阅读教学 刚正不阿 中华文化 
影像修辞:纪录片影像复义性的一种考察
《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21期86-88,共3页李共伟 
纪录片作为一种复杂多义的表达系统,以具体形象作为自己表达的基础,构成了自身独特的不同于"普通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表达诉求、表述方法和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独特性。通过对纪录片影像系统表达方式的考察,对纪录片中常见的修...
关键词:隐喻 重复 插入 省略 
论约翰·多恩《追认圣徒》的复义性
《语文建设》2017年第11Z期43-44,共2页胡小玲 
《追认圣徒》是英国玄学派诗歌开山鼻祖约翰·多恩创作的诗歌,其语言复杂多变、晦涩难懂,运用了含义丰富的词语及内涵深邃的意象。《追认圣徒》语言和意象的多义、含蓄、模糊形成了诗歌的复义性,体现了作者深切的思想情感,提升了诗歌的...
关键词:约翰·多恩 说话者 复义性 意象构成 
高职语文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教学
《青春岁月》2015年第23期209-209,共1页吴伟宁 
语文学科属于主科之一,在高职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高校在语文阅读教学部分侧重政治思想方面,这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失去兴趣。笔...
关键词:高职 语文文学作品 复义性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