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系

作品数:501被引量:54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方晓义王欣吴衍丁爱梅马红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父母必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孩子搞好关系吧,为了他们日后的幸福!
《父母必读》2010年第12期14-14,共1页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的好坏将影响到他们10年后的恋爱经历。这一研究结果凸显了亲子关系对日后生活中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孩子 幸福 青少年时期 恋爱经历 父母关系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 
父母离婚前后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必读》1995年第2期17-17,16,共2页张冬梅 
从夫妻感情破裂到离婚以至再婚的整个过程,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痛苦和折磨。如果父母不注重教育,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品质,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父母离婚前后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变化: 1.不安全感:父母离婚前后。
关键词:离婚 心理变化 父母关系 心理品质 心理疾病 不安全感 感情破裂 注重教育 健康成长 青春期 
缓解儿童焦虑数法
《父母必读》1994年第5期4-5,共2页卜卫 
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烦恼主要来自学业成就的压力。这种压力的一种表现是儿童学习负担过重,比如每天要做总也做不完的作业,没有时间玩等,但主要是精神负担过重。因为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大都习惯用作业好坏、学习成绩来衡量儿童。
关键词:学业成就 学校生活 儿童焦虑 学习成绩 异性朋友 数法 小学高年级 父母关系 社会适应 学习负担 
心理健康 ABC
《父母必读》1994年第2期19-20,共2页傅功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身体健康、智力开发十分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些家长却忽视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为此,凡是有远见的家长,必须重视子...
关键词:心理健康 ABC 智力开发 心理异常 性心理障碍 异性交往 考试焦虑 父母关系 智力活动 父母离异 
变态之爱与移情心理
《父母必读》1994年第2期20-21,共2页徐岫茹 
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不仅仅是人们思维和意志的结果,而且是人们心底的愿望与情感的爆发。父母爱孩子的行为方式也是如此。心理上遭到种种压抑的父母,难免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首先影响的是自己的子女。人们很少见过,已过...
关键词:心理行为问题 行为方式 求询者 男同学 父母关系 精神结构 电话铃声 郁症 饮食失调 沉闷不语 
儿童心理异常的家庭根源
《父母必读》1993年第9期12-13,共2页上官子木 
有心理异常倾向的儿童多有着"病源性父母",或"病源性家庭",即这些父母或者本身就具有不良心理素质,或者是持有不良教养方式;而这些家庭则多为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气氛异常的低质量家庭。父母关系是否正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至...
关键词:心理异常 父母关系 儿童心理健康 教养方式 心理素质 儿童心理卫生 异常发生率 负性影响 幼儿心理 强迫性症状 
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记忆
《父母必读》1992年第8期13-13,共1页尹忠泽 
情绪记忆是记忆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幼儿记忆的一个主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证明,成人能够追寻到的最早的平均记忆年龄是3岁零7个月。他们记住的事情通常和他们的情绪体验有关。特别是和第一次回忆相联系的恐惧和愉快有...
关键词:情绪记忆 情绪体验 孩提时代 心理健康 恶性刺激 情绪反应 乐观豁达 父母关系 培养儿童 
心理上的“畸形儿”
《父母必读》1991年第7期28-29,共2页徐岫茹 
一个家庭若有个生理上不健全的孩子,父母总会特别重视,并千方百计为他治疗矫正,期待他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正在不断产生着心理上的"畸形儿",这种残缺和不健全是无形的,往往不为人们重视,而其危害性却常常甚于生...
关键词:心理变态 心理发展过程 畸形儿 畸形者 适应不良 发展阶段 现实生活 心理扭曲 父母关系 心理素质 
奠定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
《父母必读》1991年第6期28-30,共3页徐岫茹 
作为心理医生,目睹过不少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当父母带孩子来做心理治疗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谈孩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或者轻描淡写地说到自己有时简单粗暴,打骂过孩子,或者推说工作忙,未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想不到心理上的毛病竟这么...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求询者 父母关系 简单粗暴 儿童身心健康 心理疾病 生育动机 洗衣服 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最好由父母带养
《父母必读》1989年第11期32-32,共1页储呈平 
不少年轻夫妇有了孩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将孩子寄养在孩子的奶奶家或姥姥家,在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或上中学之后才接回到自己身边。殊不知孩子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生活,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及与父母亲的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
关键词:人格发展 国家干部 两代人 感情交流 父母关系 小学高年级 心理健康 临床实例 夫妇们 社会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